邵胜没有敲门,怕打扰修行的姑子们。在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耍,他凭着记忆跳跃了一扇比较矮的墙。
这个地方丛林环绕,甚至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谷。青烟袅袅。
邵胜下意识的向前走了两步,在不远处看到一个盘腿坐着的女人。她的长发用灰蓝色的帽子包裹着,坐姿端正。
他几乎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就是他的母妃。
“母亲……”
邵胜声音有些颤抖,将近两个月没见到母亲了,她又比之前更加瘦弱了许多。
他们早就已经不是皇家的人了,“母妃”这两个字他叫了二十年,但是从今往后都不能够再叫的。
算是大不敬之罪。
净白在听到这声母亲之后,身体僵硬了一下。默默的回头,对邵胜笑:“你回来了,母亲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自古成王败寇,输了的人,能够留得一条性命在已经实属不易。净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不敢奢望她的儿子能够回来看看她,毕竟还是逃命要紧。
只不过看这个样子,邵胜似乎已经和之前有了一些不同,和新黄的关系,也没有所有人想象当中的水火不容。
她如今早就已经不是贵妃了,寺庙中的姑子们在之前受了不少她的恩惠,在她落魄之时,也没有人落井下石,反而挑了一处非常好的院子供她礼佛祝福。
这个地方没有贴身伺候的宫女和太监,没人伺候她梳妆用膳。每天晨起的时候都要起床练功,确保锻炼身体。
每日的斋饭虽然简单,但是胜在满足。她这两个月从来都没有生病过,甚至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有一种升华了的感觉。
净白在这里,每天都很满足。
只不过邵胜却红了眼眶。
他的母亲从小便是天之娇女,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啊?
“母亲……你……苦了你了。”
净白笑着站起来,替他轻轻抚去眼角的泪珠。
“母亲很好,日子没你想象的那么艰苦,反而还有滋有味的。”
这里的每一个姑子都是性情中人,没有后宫中的那些勾心斗角,除了礼佛之外,更没有其他的事情让她去操心。
如果早知道最后还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她早就在先皇还没有死的时候就请旨过来了。
“反倒是你,好不容易离开了这水深火热的场景,怎的又突然回来啦?是皇上为难你了吗?”
战败之人是该被贬为奴,甚至永远都没有翻身的余地。好让那些意图谋反的人都有前车之鉴,之前的皇上也是这么做的。
可是皇上并没有这么做,反而给他们母子两个绝对的自由。甚至当初就连净白亲自请旨来这里的时候,皇上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并没有为难她就同意了。
净白不由得感慨,幸好她没有那么多心思,没有去迫害当今的皇后。能够留得一条性命在,最终是在这里吃斋礼佛,好为邵胜和唐瑶祈福,祈求他们永生平安。
“皇后快要临产了,皇上不放心宫里太医的医术,让唐瑶过来陪着。皇上是一位好的君主,他没有为难我们。”
邵胜无奈的摇头。他本来是想让母亲能够在宫里面好好的生活,毕竟她锦衣玉食的一辈子,如果平常的生活没有人伺候的话,肯定是不习惯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如此强硬。竟然能够放弃宫里面的生活,毅然决然的来到这深山老林当中。
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邵胜不免觉得有一些内疚。
他当初都已经和皇上商量好了,会帮助母亲颐养天年。但是如今这样的结果,大概也是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了。
唐瑶为皇后煎好了一些安胎的药,配合着一些蜜饯放在了桌子上。还没等到皇后睡午觉起来,就有宫人传报说是皇上找她,让唐瑶尽快过去。
唐瑶点头,向着皇上书房的方向走过去。
“姑娘来了,皇上看了一上午的奏折,还和许多大臣商量了朝政,如今刚睡下,如果有事的话,还是午时后再过来吧。”
大太监笑眯眯的将唐瑶拦在了门外。
“嗯?不是皇上说想要见……”
唐瑶顿了一下,疑问的话还没有说出口来,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连忙往回跑。
一进芷萝宫的宫门,就看见皇后已经喝完了那碗药,还连着蜜饯一起吃光了。“这药怎么这么苦,真是有一些难以下咽。”皇后苦坏了。
“娘娘不是还在午睡吗?是什么时候起来的?”
唐瑶再次顿了一下,难不成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吗?可是为什么刚一走,皇后就已经起来了,甚至还将这些药喝了个干净呢?
“你走后不久我就起来了。”
唐瑶观察了一下宫里的人,都是她见过的,而且也没有神色异常的人。
看来真的是想多了。
“皇后最近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可以太过劳心劳力了。只要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平安生出来,你和皇上之间的情谊一定会与日俱增,外面那些人的闲言碎语,皇上也一定会割了他们的舌头的。”
“我知道,这些日子恐怕要辛苦你了。等到我平安生产之后,不管唐姐姐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竭尽我所能。”
皇后笑的温柔。事情尽管到了这一步,可她们两个之间的姐妹情谊还依旧存在。只要孩子能够平安的生出来,她心里的结也可以解开了。
“嗯。”
唐瑶离开之后,悄悄的吩咐了看起来脸熟的一个宫女。“皇后娘娘的母家如果有来信的话,要记得转交给我,再由我转交给皇后娘娘。任何人如果不经我手就将一切的信件转给皇后娘娘的话,绝不轻饶。”
“是奴婢们明白。”
这些宫女们都知道,唐瑶和皇后的情谊。之前的皇帝已经死了,唐瑶虽然没有了郡主的位分,但她们都会和皇后娘娘一样,忠心的对待唐瑶姑娘。
给皇后造成这么大压力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