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十八章 玛雅人喜爱玉米之谜

作者:杰夫|发布时间:2023-12-11 17:43|字数:1716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广泛的农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强,在干旱、贫瘠等艰苦的条件下都能生长,是好种保收的铁杆庄稼。

  然而直到1945年,玉米的原产地在哪里仍然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一个由美国与危地马拉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在通过对嵌在烧焦的古代红树林残存物中的花粉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玛雅人7000年前就开始在危地马拉南部海岸种植玉米。

  在分析了这些生长在太平洋沿岸的树木以及埋在锡帕卡特镇的陶制容器碎片后,专家们认为这些花粉来自于玉米,并证明此地区有古代人类存在的迹象。

  据专家们研究表明,玉米的野生祖本可能是中美洲丘陵河谷中繁殖较快的一种野草,但它的真实标本至今仍未找到,也有人相信这种野草可能已经绝迹。

  更令人惊奇的是,专家们都肯定这种野草和今天的玉米有着天壤之别,它的果实瘦小,苦涩而毫无营养,玛雅人是如何把它培育成今天的优秀作物玉米的呢?

  丑小鸭也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尤其是智慧的玛雅人手中。

  由于集中采食,玛雅人对玉米的习性越来越了解,开始对野生的玉米生长较多的地块进行加工护理,拔除杂草,扶植幼苗。

  当玉米成熟时,玛雅人精心挑选那些产量高、营养好的种子,长期坚持下去,过了几百年、几千年,种植的玉米和它的野生祖本就有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改变,从又小又瘦变得又大又粗,苦涩变为甘甜,无营养变为高营养,品种也变得多样,有的果穗较大,需七八个月才能成熟。

  有的果穗较小,约三个月就能成熟。

  当野草变成了真正的玉米,玛雅人为人类的农业发展立下的功劳山高水长。

  玉蜀黍成为人工培育植物后不久,中美洲的气候变得比较良好。

  公元前5000年,长期的炎热干燥开始减缓,阴凉和潮湿的气候普遍。

  季节河川流不息,沙漠日趋缩小,玛雅人互相沟通、交换,人工培育的植物迅速扩大。印第安人开始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了。

  然而由于没有猪牛羊马,畜牧业无法开展,玛雅人的的食谱中肉类相对稀少,百分之八十是玉米,各式各样的玉米。相应地,玉米种植也就几乎是玛雅农业的全部。

  当然,玛雅人也种植其他一些作物,如蚕豆、西红柿、南瓜、甜薯、可可、辣椒、烟草等,并栽培各种果树。

  经济作物中,最重要的有棉花、龙舌兰和蓝靛草。

  为在沼泽地带种植玉米,玛雅修筑了排水工程,建成了很多的台田、渠田。

  然而,由于玛雅人的居住地区没有金属矿藏,因而没有采矿冶炼活动,他们不知道铁器,铜器也是从外输入,数量极少,玛雅人在农业技术方面,主要使用木棒和石斧,尖头的木棒用来掘坑种植作物,而石斧用来砍树开地。

  玛雅人在同一地段播种三次之后就留作休耕,抛荒多年。

  如人们用尽村庄周围的土地之后,就抛弃原来的村落,去寻找新的居住地。

  玛雅人饲养火鸡和狗,但没有饲养大牲畜,他们还从事养蜂采蜜、捕鱼狩猎等活动。

  玛雅人在种植玉米的基础上形成了奴隶制经济。

  在这种经济基础上,他们形成了以国王为首,高官显贵、教士、武士、工匠、商贾、农民和奴隶层层相叠的权利金字塔。

  这样的社会分层遍布古代的整个中美洲文明。不论是哪个时代,他们都固守着这种划分,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帝用玉米粉塑造了玛雅人。

  玛雅人生来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玉米是印第安人最宝贵的作物,为避免它受到伤害,人们创造了玉米神专门保护玉米生长。

  出土于金塔纳罗州的奇班切一座玉米神香炉,大约制成于公元1450年至17世纪,是陶质地,属于礼仪用品。

  这件香炉用于与玉米和繁衍有关的重大典礼仪式,上面塑造的玉米神手持鲜花头戴王冠,耳朵上有巨大的耳环,五官突出,面目轮廓清晰。

  他从天而降,带来丰收的希望。玉米神的法力非常大,他同植物和山神关系紧密,他的后裔则被看做是夕阳、雨、闪电和蜜蜂的象征。

  这种现在看来极为平常的农产品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全球的范围里只有印第安人懂得种植。

  直到西班牙人占领了这里,才通过海运把玉米传播到世界各地,最终成为全世界种植最为广泛的农作物。

  直到今天,玛雅人培育的玉米仍然在中美洲各国人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比如说,它是墨西哥人的主要食粮,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的餐桌上,都不可或缺。

  在有些印第安部落,玉米甚至被奉若神灵。墨西哥人对玉米的利用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连玉米棒上生长的“黑菌”都可以做成极其美味的食品,堂而皇之地进入国宴的菜谱。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