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三章 七夕、中秋与重阳

作者:王超|发布时间:2024-05-17 11:41|字数:6927

  闲话七月七

  古时早就有把星体的运行与人间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民间也有“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的说法。因此牛郎织女的故事,自汉代直到明清民国时代的老北京,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个节日都极为热闹。

  那会儿民间盛行拜双星、穿针线,设瓜果酒禅来乞巧、乞富、乞子、乞寿等活动。七月初七日的夜晚,除了人们常站在街市庭院内抬头寻觅织女牛郎星外,还要搭建乞巧棚,悬挂牛郎织女像,或者设案焚香祭拜。供案均设在庭院或花园里的葡萄架、豆架旁,供案上要陈设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以及其他时令鲜果,有的家庭则用精雕细刻的工艺瓜果,有些还摆上妇女常用的胭脂、扑粉之类的化妆品,说这是要献给“织女”用的。

  少女少妇们这一天都要盛装打扮,仙女下凡似的,在月下秉烛焚香礼拜,且拜且祈,向织女乞巧,乞求美丽、乞求好姻缘、乞求早生贵子、乞求财富、乞求老人长寿等。

  据说乞巧习俗的形成始于汉代,据东汉崔实的《四民月令》载:“是日,设酒脯、时果、香粉于晏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盛杯私愿……”

  老北京的妇女在祭拜后,还要在月下穿针取巧,届时家中的母亲或婆婆,将七根针七根线给女儿、儿媳等每人一份比赛,谁最快将线穿进七根针眼内,谁就是像织女一样最巧的女子。还有些妇女在这天中午要将一碗水放在院中,在水上“浮针取巧”。

  据明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云:“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欢,女有泣者。”

  《直隶志书》书中也记载,北京的良乡等地“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年轻的女子们常在这天穿上新衣,戴上新首饰,在月下聚在一起,结盟七姐妹,称为“七姐会”;摆上香案祭拜牛郎织女称为“迎仙”,祭拜后边玩乐边唱着“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七夕后,姑娘们愿将自己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这些乞巧活动非常有趣,谁在活动中表现最好,就能乞到灵巧和智慧,能与牛郎织女相见,并向织女学会更多的绣花织布的技巧。当时有《乞巧歌》唱道:“乞手巧,乞容俏,乞我手如织女巧,乞我牛郎对我笑。”充分表达了乞巧活动的情景,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女节”。

  这天夜晚,老奶奶在星空下要给儿孙们讲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少女孩童还躲在葡萄架下,仰望着天空静静地倾听天空牛郎织女会面时的“私话”。旧时,这称为“听私语”习俗。

  七月初七,老北京还有“吃巧食”的习俗。四合院里的妇女,这天要用面粉塑制带花的食品及各式各样的面制食品,如馄饨、面条、花卷,还有用面粉捏成的小耗子、小刺猬、小兔子等,蒸好后要陈列在院子里的几案上,让天上的织女来比评,看谁做得巧、做得精美。

  夜晚时一家人围座在院子内一边欣赏星空的星斗,一边吃着各种式样的“巧食”,其乐融融。七夕节前,街市上的饽饽铺也适时制作出有织女图案的酥饼、酥糖出售,这些酥饼、酥糖俗称“巧酥”,意味“巧酥”赠巧人。

  七夕节与其他节日一样,人们在这一天用“双七水”洗浴,希望能消灾除病。

  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子们还喜欢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农村的放牛娃在这一天还喜欢采摘一些野花编成小花圈,挂在牛的犄角上。传说七月初七是牛的生日,这样做是为祝贺老牛的生日。体弱多病的孩童,这天要将红头绳结七个结,套戴在脖子上,乞求七姐织女吉祥健康。故,七月七又称“小儿节”。

  老北京还有一种“拜魁星”的习俗。北京的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日起,要立坛祭祀北斗七星,称“七星斗坛”。道士们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一些信仰道教的老百姓也常常参与其中,乞求北斗大仙保佑自己。

  在七月初七前后,北京的各种戏园、剧场都要应时上演出京剧《鹊桥会》、《天河配》及昆曲《长生殿》等曲目。各大戏曲名伶,届时都要为百姓献演,戏园爆满,观者如云。

  在七夕节时,老北京的市面上常出售一种叫“磨喝乐”的玩偶--一对持荷叶的男女小童子玩偶,这对小玩偶又称“巧神”。

  “磨喝乐”是老北京的俗称,原型是佛经里的“摩喉罗”--佛教密宗中的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是佛教中所说的护法之神、再生之神、舞蹈之神,可化身为“伎艺天女”。

  从宋代起,“摩喉罗”被引入七夕的习俗,成了“乞巧”的巧神,并且演变成两位俊美活泼的儿童形象,成为牛郎织女的化身。

  作为七夕节时期的玩偶,“磨喝乐”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或许现代家庭中常常摆放的一对亲吻的小童,就是由老北京的“磨喝乐”演变来的,不过解放前老北京的“磨喝乐”可不敢做成这样。

  另外,七月七的夜晚有接露水的习俗。一说这天的露水为“牛女泪”,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泪水。另一种说法是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有关。传说牛郎为生病的老牛,曾经用百花上的露水给老牛饮水擦伤,结果当天就痊愈了。因此,民间也有了接七月初七的露水疗病的习俗。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七夕节,已被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节积淀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其文化内涵在于渴望忠贞爱情、思念亲人、期盼团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月到中秋分外明

  1、中秋由来

  旧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俗称八月节。是民间传统的三节之一。旧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据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记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园。“这就是说,旧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间,故谓之中秋。

  据说中秋节在两汉时已初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明清以来的京师,此风一直未衰。

  2、节子果

  中秋正逢诸果成熟上市,是个果子秋,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称它是“果子节”。《京都风俗志》载:中秋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卖鬻,一路不断。”尤其是前门外和德胜门内果子市,节前夜市,通宵达旦。

  果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今日是几来?十三、四儿来!您不买我这沙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这些果品除了供人品尝外,主要是用于送礼和上供。

  因此,果品和装磺都十分讲究。有的果农在苹果未熟时,将用纸剪的“福”、“寿”、“佛”字等图案,贴在果子上,不使阳光照射,等果子成熟之后,再把剪纸揭去,红色的苹果上就留下了黄绿相间的图案,精美绝伦,引人喜爱。但索价甚昂。

  凡用来馈送亲友的,一律都装在特制的不筐里,还要垫上香蒿,以增加果品的香味。果筐外面还要加上红绿门票,更增加了节日气氛。

  3、月饼

  节前,各大糕点铺均应时出售中秋月饼,以“自来红”和“自来自”为主。“自来红”烤色较深,青一色的白糖、冰糖、果仁为馅,外皮上画一黑红色的圆圈,圈内用针扎上几个小孔。

  “自来自”是用精白面烤制的什锦馅月饼,有枣泥、澄沙、豌豆、山植、白糖不等,外皮纯白。有红色小戳记号,标志着馅的类别。

  其它月饼,如:提浆月饼、翻毛月饼、广东月饼,均有出售。有送礼者皆用蒲包装之。此外还有特制的大月饼,直径约一市尺左右。大都是论斤的,上刻桂殿蟾宫,玉兔捣药的图案,是专为供月用的。

  《燕京岁时记》云:“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清末李静山在他的诗集《增补都门杂咏》中反映了当时的情况,“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论斤成套多低货,馅少皮千大半生。”

  4、兔爷摊

  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是兔爷摊子。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兔儿爷一般多是人形兔脸,长耳(谓之“犄角”)顶盔束甲,带有素旗。骑在猛虎身上,有如将军。大的后背还要插上一把宝盖式的伞。有的则“短衫担物,有如小贩;有饮酒跳舞,有如燕乐者。”极简陋的仅是一小白兔捣药而已。这乃是一种泥塑的玩具,供给儿童们节日娱乐玩耍的。

  正像清方元醌(左昆右鸟)在他的《都门杂咏》中说的“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小孩们在八月十五前后,摹仿成人供兔爷玩;“摆佛佛儿”玩。这是旧京特有的风俗。

  5、供月

  八月初十日以后,南纸店门前即摆出了“月宫码”,也叫“兔爷码”。系用木刻板水彩印刷的“神纸”。大致有:黄色的,上印有银脸太阴星君像及广寒宫前,金色玉兔人立捣药的图形。红色的,上印有关圣帝君、增福财神及广寒宫前,金色玉兔人立捣药的图形,多系商家供奉。

  此外,还有白色的,上边神像各异,但月宫玉兔图案是不可少的。因张幅较大,为支撑全神码起见,多用秫秸扎架,将此“神纸”糊在上面,成一立匾状,上竖三面彩纸小旗。十五日晚间,待家人聚齐,月亮升起以后,祀月仪式即在庭院举行,形式大同小异。有的望空(对着月亮)设祭;有的将刻有桂殿蟾宫图案的大月饼镶在木架上当神位;有用上述月宫码当神位的。

  但都用小矮桌(小饭桌),上设中秋月饼(只用“自来红”,不用“自来白”,临时蒸的红糖馅的饼(谓之团圆饼),除不供各种梨(因梨与“离”谐音)之外,其他水果均可为供。“瓣刻如楚花”的西瓜为不可少者,因取团圆之意。

  分外,插上红鸡冠子花和带枝毛豆。香烛、钱粮具备。俗云:“男不供月,女不祭灶。”(多指主祭人)实际上,参加祭祖的没有绝对界限,全家都可叩拜,不过女人先拜,男人后拜而已。尤其是小孩,多以拜月为嬉戏者。

  如用月宫码,撤供后,在庭院中焚化。如秫秸不能尽烧,持“老妈妈论儿”者多压在炕席底下,留着打尿炕的孩子。

  撤供后,“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院中聚饮,谓之‘团圆酒“。”同时,全家分食大月饼、团圆饼。但各家习惯不一,有的将当做团圆饼的大月饼,放于干燥风凉处,留待除夕全家再分享。唯仆人不在内。

  闲话重阳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

  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于是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1989年起,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被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三国时的曹丕在《九日与钟鹞书》上载:“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亨宴高会。”重阳节以其有双重的“九”字,寓意着长寿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人在重阳节时,常常用登高、佩戴带茱萸、赏菊、饮菊花酒、放风筝、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诗作赋等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以祈盼平安、祈求健康,而这些传统,也流传至今。

  据《续齐谐记》一书载,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将有大祸临头,你必须立即回家,叫家人用茱萸系在臂上,举家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高山。待黄昏时回家,果然见鸡、犬、牛、羊均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相沿成习,于是重阳节时古人纷纷带上菊花酒,佩茱萸外出登高,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在明清两代,重阳登高盛行,那时每逢阴历九月初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即景山)去登高拜佛祈求福寿平安并观览京城风光,皇后妃子们则在故宫的御花园登临堆秀山登高眺望。

  在民间,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或登临自家花园的假山亭台,或在旧京城内外爬山登高一览山景和都城风景。那时主要是赴西山八大处,香山、五塔寺、北海、白塔、景山五亭、陶然亭等处所,一般全家或三、五好友同行。

  《燕京岁时记》书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食烤肉,洵一时之快事。此风从民国时期直传至如今,百姓的登山登高活动仍非常盛行。

  登山野游活动,既是一项健身的体育锻炼,也是一项亲朋好友聚会欢谈、增进亲情友情的活动。如今登高当然早已没有避邪免遭天祸的迷信俗愿,登高登山已是人们经常化增强体质的体育旅游活动。

  趁金秋大好天气之际,选择适宜郊游地区,不妨全家来一次旅游,届时登高望美景,心旷神怡身心愉悦尽享家庭幸福和谐之乐,还可同时备好羊肉与作料等食品与炊具,吃一次烤肉或涮羊肉,阖家饮酒游乐野餐,别具风情。

  佩戴茱萸的传统,在老北京也比较流行。

  茱萸是什么?茱萸全称吴茱萸,又称越椒,是一种芸香科植物。其树高不过丈余,树叶阔厚,类似椿树叶。该树于阳春三月开黄白相间的花,于七八月间结果,如花椒形样,嗅之芳香浓郁,嚼之辛辣微苦,是祖国医学内外科常用的中药材。

  它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温中止泻、开郁杀虫之功效,古代有“吴仙丹”和“辟邪翁”之称。

  佩系茱萸之俗,早在汉代时出现,到唐代时流行很广。从现代医学保健看费长房让桓景全家把茱萸用布囊包好系在臂上,实是借其有挥发油的芳香辟秽,用其避瘴驱虫,防疫免病之疗效。

  赏菊、饮菊花酒是老北京度重阳节的另一项风俗。

  菊花,秋之骄子,其色艳丽,多呈金黄,其姿优美,富于神韵,其品坚贞,经霜不凋。为此深得文人墨客、学子、诗人们的青睐欣赏,边赏菊,边饮菊花酒,边吟诗作赋使历代诗人都有咏菊名篇佳句传世,美不胜收。

  战国时屈原就写过“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东晋的陶渊明不仅以赏菊为乐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佳句,还是一位“菊迷”,他专门种了一个大菊园精心培育耕作浇花,并对着菊花自语祝愿:“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说也奇怪,那年的九月九菊花真的一齐盛开,迎接亲朋诗友来赏菊吟诗。

  据说老北京那时文人墨客还经常赴天宁寺、景山公园、中山公园的唐花坞等地去赏菊观景。

  天宁寺位居旧京近郊广安门外,原地势较高,可登临远眺京城,旧京时这里的殿宇虽已破旧,但古树参天植物花卉繁茂,花团似锦,尤以多姿貌美的菊花繁多而闻名古城,成为金秋登高赏菊游乐的好地方。

  清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曾有诗曰:“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

  放风筝也是历史悠久的北京民俗,它不但简便易行还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娱乐方式。到清代时老北京放飞风筝更为盛行热闹。当时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颇有名的“风筝迷”。

  相传曹雪芹不但是扎制风筝的行家--人称“曹氏风筝”,他还非常喜爱放飞风筝。有一年重阳节时他就曾在宣武门外太湖湖面上作过精彩的风筝放飞表演,赢得百姓们的喝彩。笔者少年时也曾到花市集市上购买大沙燕风筝在护城河边放飞。

  在这金秋时节全家外出选一空气清新旷野之地,高放风筝,既可在奔跑中锻炼肌体,使气血通畅、增强抗病能力;又可在绿草鲜花自然界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添全家的生活乐趣,何乐而不为之。放风筝,实为养生健身的一项好的体育活动。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吃花糕是老北京盛行的风俗。

  在清代宫廷里这一天重阳节时要举行“花糕宴”,民间也风行制作吃食花糕。花糕,又称菊花糕、重阳糕。

  在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一书中有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节,都人是月饮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

  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上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

  吃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登高”“步步高升”之寓意。

  所谓“花糕”,老北京时有多种类,一类是饽饽铺里卖的烤制好的酥饼糕点,如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萨其马等,一类是四合院里主妇们、农村妇女用黄白米面蒸的金银蜂糕,糕上码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有的是用油脂和面的蒸糕,有将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有的糕中夹铺着枣、糖、葡萄干、果脯,或在糕上撒些肉丝、鸡鸭肉丝,有的花糕上还贴有“吉祥”或“福寿禄禧”字样,并插上五彩花旗。花糕那时也像月饼一样用于馈赠亲友。

  那时还有一风俗,要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取片糕搭在女儿额头上,一边搭一边还祝福女儿:“愿儿百事俱高”。所以重阳节又称为“女儿节”。这个风俗至今在北京郊区一些地方仍盛行一直流传着。

  老北京重阳节的风俗众多,虽解放后有些风俗逐渐淡薄,但如今老百姓的登山登高、买菊赏菊、放风筝、食烤肉、涮羊肉的风俗仍盛行不衰。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