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杀过行为
许多人都知道,赤狐是农户的死对头,它专门在夜间闯入农舍袭击鸡鸭。本来赤狐的数量并不多,不会对鸡鸭造成太多危害,但可恨的是,它会将整群鸡全部杀死,却并不吃它们。动物学家们发现,许多食肉动物都有这样的行为,在一次捕猎中杀死远远超过自己食量的猎物。这就是动物的杀过行为。比如金钱豹一口气可以杀死10多只羊,然后扔下尸体就扬长而去。这种行为明显地违背了动物捕猎是为了食物需要的法则,那么它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有些动物学家认为,这是由动物凶残嗜血的本性造成的,像狮子、豹子等动物,可能是要用这种行为来炫耀自己的武力,练习捕猎技巧。它们残忍的本性决定了它们对任何一个弱者都不会放过。但动物的任何本能都会受自然法则的约束,这种行为有可能会给生态平衡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受到自然法则的节制。于是有些人提出,这种行为只是偶然现象,不是每次捕猎都会出现杀过行为。只是由于被捕杀的动物惊惶失措,四处奔逃,这样反而激起了这些野兽的野性,于是大开杀戒。这种说法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任何一次捕猎中的猎物都会四散逃跑,但为什么不是每次都能激起这些野兽的野性呢?另外,常常被赤狐整群杀死的黑头鸥,一旦到了夜间就一动不动,即使遭到敌人的袭击也不会逃避,这又如何解释呢?也许杀过行为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
海龟“自埋”之谜
前些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加纳维拉尔海峡,有人在淤泥里发现了一个“海龟壳”。可后来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海龟壳,而是个活生生的大海龟,这让许多潜水员感到奇怪。此前,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呢!海洋生物学家们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种解释:这可能是海龟“冬眠”的一种方式,因为海底的动物和许多陆地动物一样,也有这种长时间睡眠的方式,比如海参就有“夏眠”的习惯。第二种解释:这是一些海龟清除身上的藤壶(一种海生软体动物)而采取的方式。在淤泥里的长时间的“浸泡”,会让这些讨厌的寄生虫窒息。第三种解释:这是海龟在冰冷的海水里取暖的一种方式。可是这些猜测很快就都被不久后的各种发现给否定了。此后生物学家们又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却都难以自圆其说。那么究竟为什么海龟要把自己藏起来呢?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揭开这个谜团的。
隐秘难寻的大象坟场
大象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传说大象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当老象知道大限将至时,就会偷偷离开象群,独自隐藏到密林幽谷中的大象坟场,在那里等待死亡的来临。数百年来,只要有大象活动的地方就有类似的传说存在。的确,虽然大象身躯庞大,但从没有人见过野象的尸体,它们都到哪儿去了呢?据非洲肯尼亚的一位酋长说,他有一次因打猎迷了路,无意中走到一个白骨累累的岩洞里。从骨架的大小和形状看来,应该是大象留下的。他还亲眼看见一只大象摇摇晃晃走进来,倒在地上死去。两位前苏联探险家按照他指点的方向前去寻找,也看见一个堆满动物尸骨的山谷。
大象坟场究竟存不存在呢?有人认为这只是某些偷猎者编出来的谎言,以此掩盖捕猎大象的罪行。20世纪20年代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惨剧:一群大象遭到欧洲探险者们的重重围猎,又不巧正遇上森林大火,整个象群无一幸免。探险者因此得到了大批象牙,为掩人耳目,他们就捏造了发现大象坟场的故事。有些动物学家曾经目击到大象的葬礼。象群在死去的同伴周围围成一圈进行哀悼,然后用长牙挖出深坑,用鼻子卷起石头将尸体掩埋起来。但被埋葬的都是母象或幼象,长着珍贵象牙的老公象的尸体从来就没被发现过。有人认为它们临死前都到了沼泽地里,所以人们无法发现它们的尸体。但是,大象又是怎么知道自己死期的呢?
在溶洞中制造“星空”的昆虫
小真菌蚋是一种生活在溶洞中的奇特生物。它们的幼虫能在溶洞顶部垂丝筑巢,并依靠独特的自身荧光诱捕其他昆虫前。Techweb2月27日讯,在某国外伙计的blog里面看到一组关于新西兰某处溶洞里奇特生物的图片,这种生物貌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学名小真菌蚋,成虫外形象一只大型蚊子。
它们幼虫阶段能自行在洞顶部垂丝筑巢,并依靠独特的自身荧光诱惑其他昆虫前来,利用垂丝的粘液将其捕食。到了晚上,这种幼虫所发出的荧光就像漫天星辰一样闪耀,相当奇异。
奇怪的“禁圈”之谜
在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生活着一种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动物,这就是貂熊。它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本领,每当饥饿时,它就会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撤一个大圈,凡是被圈人圈中的小动物如中魔法,都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待在圈内一动不动,乖乖地等待貂熊来捕食。更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豹等野兽,也不敢擅自闯人圈内。因此这个“禁圈”,就具有了捕食与自卫的双重功能。
然而,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为何具有如此的魔力?至今还是个谜。科学家们发现,从脊椎动物的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画圈本领。
雄性棘鱼平时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鱼繁殖时期,它们的性格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一条雄棘鱼会撵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鱼,圈占周围场所,并在其中筑巢。若其他雄棘鱼游近,对圈占界线监视甚严的这条鱼便立刻竖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决斗,以扞卫自己的“领土”.格斗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圈主”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不过并不是所有棘鱼都不能进人圈内,画圈的雄棘鱼只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外来的雌鱼却格外欢迎。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还有人曾目击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条1米多长的麻蛇顺葡萄藤滑行而来,这时一只黄鼠狼突然窜出,绕蛇一圈。然后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待在原地吐舌头:几分钟后,5只黄鼠狼相继窜来,各叼一段蛇肉扬长而去。
田螺也有这种“特异功能”,曾有人报道,水田中一只田螺绕螃蟹画了一个圈,这只螃蟹便待着不动了。几大后螃蟹腐烂。成了田螺的美食。
中华蜜蜂迅速消亡之谜
近年,北京本土野生中华蜜蜂已经灭绝,而人工养殖的国内中华蜜蜂蜂王也开始由于不明原因死去,造成了中华蜜蜂(也称中蜂)种群的减少。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高寒山区的植物,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还有的是零零星星开花的,如果没有中蜂,植物的受粉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
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1500粒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可是近些年蜂王的寿命越来越短了,有的竟活不到一个夏季。
然而20世纪末,中华蜜蜂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逐步减少了,长白山也只剩下几百群了。据了解,中华蜜蜂的减少,主要是蜂王由于不明原因死亡而造成的。
仅北京地区中华蜜蜂的数量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4万多群,减少到了本世纪初的不足40群,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
可怕的是,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士为我们解开了蜂王之死的谜团,并且我国北方还建立了惟一的中华蜜蜂保护区。
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互相残杀?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养蜂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养的东北黑蜂(俗称北方黑蜂)是于20世纪初由俄罗斯远东地区引入饶河,它是西蜂的变种,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
再后来就不断有不同种群的蜂引入国内,目前我国饲养的蜜蜂除了东北黑蜂外,还有东方蜜蜂,也就是中华蜜蜂;另外一种就是引进的西方蜜蜂,其代表种叫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
文献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某地114群蜂飞逃后厮杀而大量死亡,仅剩下大约一两群蜜蜂。但科学家认为,只有在对蜂群极为不利的内外因素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中华蜜蜂习性比较温和,随着环境气温的升高,在野外蜂场,蜂箱周围的植物都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而这时每个蜂群的巢门口都会出现迅速扇动翅膀的工蜂。
专家解释说,当温度在25℃以上时,工蜂会出来自动扇动翅膀,把风向蜂巢内吹入,以维持蜂巢33℃-36℃较为恒定的温度,而这种迅速扇动翅膀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其它蜂种的攻击。
前些年,在一次考察工作中,我国科学家注意到北京西南深山区的一片饲养地,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有人提出,不同种群之间的蚂蚁碰到以后会自相残杀,会不会因为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蜂群之间互相残杀呢?
是不是它杀?
在北京一地的养蜂农民反映,有一种叫“花葫芦”的胡蜂是中蜂的天敌。这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个体很大,对人也有一定的攻击性。
调查人员和蜂农一起多次观察胡蜂对中蜂的危害情况,他们发现胡蜂一般捕食飞行的中蜂,一旦胡蜂来到中蜂蜂巢门口的时候,中蜂就会排成一排,发出“嗡嗡”的声响,向胡蜂示威,不让其进来。可是甜蜜的诱惑,使得胡蜂孤注一掷,依仗着比中蜂大几倍的身躯,经过激战,冲进中蜂蜂巢。
可进了蜂巢以后,胡蜂立即被几十只中蜂围成一团,尽管胡蜂很厉害,但也抵不住中蜂群起而攻之,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特别的集体就把胡蜂消灭了。当调查人员扒开蜂团,胡蜂已经死在里头了,但同时也有不少数目的中蜂因此而死亡。
难道是病害?
养蜂业里面有个最大的病害就是蜂螨,许多蜂种因为受到这种螨的寄生,使蜂群遭受到严重损失。蜂螨会引起蜜蜂的大量死亡,有时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以至于使整个蜂群毁灭掉。会不会是中蜂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整个蜂群,而导致蜂群灭亡呢?
为了详细观察蜂螨对中蜂的危害,科研人员把蜂螨带到实验室。他们把蜂螨一放到中蜂身上,中蜂就抖动得很厉害,抖动很长时间以后,引起了周围其它工蜂的注意,别的工蜂就爬到它的身上去,不久就把蜂螨叼走了。
通过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和观察,发现只有中蜂有这种特性,像这样个体之间利用声波来传递不同的信号,求伙伴来帮忙的现象,在我们国家还是首次发现。
这一观察结果发表以后,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同时为中华蜜蜂的研究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很多人看到,中华蜜蜂的这种特性,是世界上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既然中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蜂王也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袭。
正当调查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在偶然的一次为死亡的中蜂蜂王做“尸体解剖”时意外发现了线索,蜂王的身体上有类似蜜蜂蜇刺样的钩状物,这个钩状物又与中华蜜蜂的蜇刺有很大区别。
在农科院蜜蜂所,科研人员将不同蜂种的蜇刺进行比较,发现蜂王身体上的蜇刺是意大利蜂的。这一结果使他们十分意外。
意大利蜂是我国引进的外来蜂种,个体大、产蜜量高,令科研人员不解的是,不同蜂种要进入对方的蜂巢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们对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这个谜进行了破解,他们和当地蜂农在野外的饲养场,设置了半透明的蜂箱,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观察。
经过许多天的观察,他们终于捕捉到意大利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的蜂群来的话,肯定会打架,可是意大利蜂到了中蜂蜂巢的门口,先振动翅膀,中蜂就让它进去了,进入蜂巢后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并得到饲喂,说明中蜂对意大利蜂没有抵抗能力。
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意大利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与中蜂的雄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有点相似,既然振动频率一样,这种蜂群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可以建立了。所以中蜂就误认为它是雄蜂了,由于不同种群之间毕竟不能共存,意大利蜂杀死中蜂蜂王也就不可避免。
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而失去它,可以说是该蜂群最大的灾难了,蜂王的死会造成蜂群的灭绝。
蜂王之死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调查使科研人员发现,如果一个地方混养两个不同蜂种,就很容易把本地中蜂蜂群消灭,外来物种的引入对中蜂是最大的威胁。
谜团终于被解开了,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研究员彭文军告诉记者,就是这种目前国内繁殖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对中华蜜蜂有着很强的攻击力。这些蜂种繁殖量大、个头大,弱小的中华蜜蜂常常被这些“洋蜂”杀死。
最后,他担忧地说,由于这些“洋蜂”的嗅觉、吻与我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这将导致这些植物种类的减少甚至灭绝,最终破坏整个生态体系。因此,拯救和保护中华蜜蜂已经刻不容缓。
当地政府与村民共同讨论中蜂保护措施,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将意大利蜂群迁出距离中蜂饲养地5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相对封闭的中华蜜蜂保护区。为使这一中国特有的中华蜜蜂蜂种不会灭绝,科学家和当地群众一起开始寻找野蜂的工作。
寻找野生的品种,是为了保持它的野生习性。在保护野生中蜂品种的同时,科学家和蜂农又加紧了中蜂育王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蜂蜂群的数量逐步增加。
在科研人员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经过许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这里的中华蜜蜂从原有的30多群,已发展到目前的100多群,它们给花授粉,与周围的植物亲密接触,共同维系大自然的平衡。
彭文君,男,1970年出生,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兼蜂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授粉昆虫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