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的时候听大家都在传彦少和一个女的的绯闻呢。据说那个女的高高瘦瘦的,而且特别有气质,也是我们艺术系的。”吴子蔚十分淡定的说。显然经过这一年,大家对那些闹得沸沸扬扬的绯闻传言都已经习惯,或者说免疫了。
“我可以想象。不是花容月貌的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和彦少传上绯闻。如果换成是凤姐,就算她和彦少坐一辆车都没人搭理。好吧我承认这个假设不太符合实际,如果是凤姐大概只能给彦少的车擦玻璃。不对,擦玻璃都不成。”欧阳留苏一边本着不浪费的中华传统美德把奶茶里的珍珠一颗一颗戳起来吃,一边喋喋不休地说。
“是啊,还真是坐一辆车。我在路上看到彦少的车上坐着个美眉估计就是她了。”吴子蔚感叹道。
欧阳留苏呛的差点把珍珠吞进气管里,“坐一辆车?”
“我勒个去,就算每天都在传彦少的风流韵事也没有哪个版本是彦少让一女的坐他车的啊。”黎艺也摇头晃脑的感叹着,“啧啧,不一般啊不一般。”
合唱比赛和乔之彦的绯闻女友的消息同时像热带风暴一样席卷了整个G校。
接着就有同学创造性的把两个大新闻合二为一:彦少的绯闻女友莫小敏是艺术系的内定指挥。这个消息也同样被大家悲痛欲绝的奔走相告。
三条爆炸性的传言不胫而走,并且以核武器泄露的威力连续轰炸着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们)脆弱的心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彦少没有任何、哪怕一点点的表示。同学们便自怨自艾的理解为彦少默认了。
在一种悲伤氛围的笼罩中,几周过去了,又到了文学社出新刊的日子。
文学社社长正是乔之彦。
乔之彦在法桐下悠闲的看着面前的文学社成员有条不紊的发放着诗集。更吸引眼球的是,莫小敏款款的向他走来。两个人微笑着打了招呼,便开始谈笑风生。
“这是要公开的节奏吗?”乔之彦的好哥们邹轶辰不怀好意的问道。
这类问题乔之彦依旧是不作回答,只是意味深长(起码是在大家看来)的一笑了之。
几乎全校的男生女生都咬牙切齿的想要把乔之彦和莫小敏拆散。
但是,在乔之彦和莫小敏都没有回应的情况下,同学们开始天马行空的意淫乔之彦和莫小敏的心路历程,并总结成了几个版本。
版本1:莫小敏和乔之彦是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妹,感情甚好,所以接妹妹来一个学校(这是大家最想要的结果)
版本2:两个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从小定下娃娃婚,来学校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版本3:莫小敏是乔之彦的远房亲戚,家道中落投奔乔之彦来了(但莫小敏的举手投足完全是社会上流人士的表现)。
版本4:乔之彦患有白血病,莫小敏和他骨髓匹配,救了他命。为了报恩乔之彦以身相许。(太假了)
……对于这些故事,同学们都有一种不忍直视的感受,但是这些版本依旧传的沸沸扬扬,成为各个人茶余饭后的闲聊。
二.一颗星星对一颗星星的遥望
欧阳留苏挤到堆满诗集的桌子前,掏钱买了一本。她当然不是乔之彦的狂热粉,只是帮黎艺买来惊叹乔之彦的才华横溢用的。
看到封面的时候,欧阳留苏怔住了。欧阳留苏是美术专业的,当时自己临摹完梵高的《星空》之后,看到文学社在G校网站上征集封面的时候,自己就随手拍下《星空》然后发送给了文学社的邮箱。她绝没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竟然真的让《星空》成为了文学社诗集的封面。欧阳留苏在心中暗自窃喜。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欧阳留苏接过诗集的时候竟然感觉到乔之彦在看自己。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乔之彦仍然在和莫小敏聊天。
幻觉吧。
诗集的封面故事都是乔之彦写的,故事的题目也就是这本诗集的主题。欧阳留苏瞥见封面故事的标题是“一颗星星对一颗星星的遥望”。
“好特别的标题。”欧阳留苏呢喃道。
欧阳留苏回了宿舍,潇洒的把那本诗集甩到黎艺的床铺上。
“耶,亲爱的,你太棒了。”黎艺拿起诗集,看到封面,也有些愣神,“这……不是你画的那幅吗?”
“呃……怎么说呢……反正这就是个意外。”
“哇塞,每个封面都是彦少亲自挑选然后自己写的封面故事呢。你真幸运。”黎艺的语气里有种由衷的羡慕。
虽然欧阳留苏也有些惊喜,但是她总不能得了好处还卖乖,就安静的看着黎艺看诗集。
第二天一觉醒来,欧阳留苏发现同学们对她不同以往,她经常看见有人掩着书在她背后议论什么,而且伴随着一种灼热的目光。
下课之后,欧阳留苏飞快的跑回宿舍。
“小艺,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欧阳留苏颓废的倚在毛绒绒的抱枕上。
“你看。”黎艺把电脑转到欧阳留苏面前。
是G校网站上文学社刊登的封面上传者信息。
“怎么了?”在欧阳留苏看来,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每次被选中的封面都会连同上传者一起出现在网站上。
“问题是封面故事的那首诗。”黎艺翻开那本诗集,指给欧阳留苏看,“喏,这句‘浓稠的夜幕中默默守护’,别人就说这是彦少对你的间接告白。”
“……这有什么的吗,这么小的一点儿事情,也用得着这么捕风捉影?一首诗而已。”欧阳留苏愤愤不平的说道。
“你也知道的,只要是彦少的事,就都会被小题大做,放心吧,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关于彦少的话题了,到时候你这件事就慢慢淡过去了。”黎艺避重就轻的安慰着欧阳留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