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俘虏们捆上,北面大道上尘土飞扬,几辆汽车飞驰而来。杨将军带着几名战士把俘虏押到了隐蔽地点。李红光对战士们说:“大家不要慌,是伪军的运输队;一会儿见机行事。”汽车快到跟前了,李红光一摆手;第一辆汽车便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个军官,一边向李红光敬礼一边说道:“太君,您的尤马队长的干活,我们的给您送给养的干活。”
李红光连理都不理,这个军官继续报告:“太君,前面两辆的是粮食,后面四辆的弹药的干活。”
李红光骂道:“八嘎,为什么才来?”手起刀落,又把这个军官砍翻在地。
战士们一拥而上,把六辆汽车团团围住,开车的押车的伪军全都缴了械。东西太多,俘虏太多,李红光可犯愁了。
“哈哈!好家伙,参谋长你发财了。”话随人倒,是王仁斋的声音。
李红光一回头,看到王仁斋正和师长杨靖宇向自己走来,后面跟着柳万熙等将领。他一看乐了:“唉呀!副官长咋这么巧。”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看到你发财了;就过来凑凑热闹。”说着,王仁斋向身后一挥手:“同志们,快帮参谋长搬东西。”游击队“哗”过来一帮人和警卫连一起搬运物资。李红光一边指挥卸车一边问道:“说真的,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王仁斋笑道:“我听到你们过来的消息,就派李成明到处寻找;知道你们在回头沟一带活动,就赶来想助一臂之力,这不来了。”
“李成明的鼻子就是灵,这小子在哪?”李红光笑着喊道:“李成明!”
“到!”正在卸物资的李成明以为有什么任务,急忙跑过来立正回道:“参谋长,大队长;我在这。”虽然王仁斋现在是师部副官长,但游击队的人仍叫他大队长。
李红光上去就是一拳:“你小子鼻子倒灵,我每次来这儿你总是能找到,要是鬼子密探都像你一样可就遭了。怎么样?过来给我当独立营长吧?”说着看了看王仁斋。
李成明笑道:“不行!等有了独立团,我再过去吧!”说着,吐了一下舌头赶去卸东西去了。
李红光笑道:“你看这小子,还嫌官小了。”
王仁斋向身边的杨将军笑道:“师长,你看这俩高丽;要是把他们放在一起还不翻天哪!”说着笑了笑,转向李红光说道:“我看你就别打歪主意了,难道游击队不是独立师的武装啊?!”说过,三人笑了起来。
杨将军看到游击队的人数好像多了许多,他疑惑地问道:“唉,副官长;少年连调到主力后,你不是只有七八十人了吗?怎么?”
“师长,多亏了崔云平、冯希山、马智森、姜成海这些老交通啊,经他们动员队伍扩
大了一倍,现在游击队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人了。”
“是啊!龙岗山是抗击日寇的好战场,不仅在于它是多么险峻,而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就像鱼离开水一样难于生存和发展壮大。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时候已经卸完了六车物资,李红光走了过来,他征询地向王仁斋问道:“副官长,物资是卸完了,可是仅靠我们警卫连是运不走的;你看?”
“那还用说,我们负责送。”随即,王仁斋向柳万熙说道:“柳参谋长,你带领两个营护送师长和参谋长他们搬运物资吧!我带着侦察连、勤务连掩护你们;三天后,我们在四方顶
会合。”
“好吧!”柳万熙随即向陈兴樵、乔荫堂、金山下达了命令。
王仁斋转向杨靖宇将军说道:“师长,你们先转移,呆一会我烧掉汽车,再向南直奔大荒沟;这一带我们是轻车熟路,敌人是撵不上的。”
“那么好!刚好曹国安三团也在大荒沟一带活动,你们合兵一处再做打算吧!这一点物资来之不易,我们先撤了。”然后大手一挥,杨靖宇将军和李红光、柳万熙等带领队伍进入了密林,一百四十多名战士连同五十多个俘虏,扛着粮食物资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看到他们远去,王仁斋向李成明,丛继清说道:“烧掉这些汽车,吸引敌人,掩护师部转移。”
“是!”李成明,丛继清应声作答。
等驻守凉水河的伪军赶来,看到游击队正在“仓狂”逃窜,便尾随追赶。游击队是走走停停,把后面的伪军带过了回头沟;然后向西一转甩掉了跟踪,躲进了密林深处的四方顶。
37-39
(37)
四方顶在金川县与临江县的交界之处,是龙岗山中部五大主峰之一,海拔一千多米;翻过四方顶就是临江县重镇八道江。游击队经过五十多里奔波实在是又饥又渴,只得停下来休息;战士们就着尚未完全封冻的溪水,勉强垫补了一点干粮。王仁斋让队伍就近找了一个凹蔸进行宿营,并派出侦察员与三团进行联络。
三天后,参谋长柳万熙率领两个营赶到了四方顶。大家合兵一处,等着三团的消息。第四天,天刚朦朦亮,李成明带着一个人赶回了驻地。他走到王仁斋、柳万熙跟前,指着那个人说道:“大队长,参谋长;我们在珍珠门附近找到了三团,这位就是三团的联络员老王同志。”
王仁斋急忙站起,握着联络员的双手说道:“老王同志,你辛苦了,快坐下说话。”
“副官长,”那个联络员说道:“三团现在八道江北面的驮道岭,曹政委已经派人侦察过了;现在八道江兵力空虚,只有伪军一个连和鬼子一个小队,再加上矿警、森警、治安警,总兵力不到二百人。因此,曹政委叫我过来找你们,想和你们一起一举攻下八道江。”
“你们现在有多少兵力?”
“报告副官长,三团现在有三百多人。”联络员答道。
王仁斋与柳万熙交换了一下意见,说道:“好!集合队伍,向驮道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