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这么办吧?让这三名同志留下来,担任医疗队的警卫。参谋长,你看呢?”
“奥,怎么问起我来了。不过,我看可以!”
“好!那么就这么定了。李队长,请你和白玉仙,并那三名同志留下来照顾伤员。”
“柳主任,您搞错了,是王医官,不是我!”李艳云笑着说道。
“不!没有搞错,你留下;王医官随队伍行动!”柳万熙说的很坚决;李艳云无奈只得向杨俊衡求援:“参谋长,您看?”
“李艳云同志,柳主任说的对,你就执行吧!”说着话,杨俊衡离开了。过来一会,柳万熙继续说道:“李艳云同志,此次西征,队伍挺进到陌生的地区作战,我们面临的远离根据地作战等诸多困难;因此师部决定把重伤员留在闹枝沟密营隐蔽治疗;有你和白玉仙同志留下来照顾这些伤员。”
李艳云一听,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柳万熙挥了挥手,继续说道:“大家都不
愿意离开主力部队,那么伤员怎么办?他们能够长途跋涉,东奔西杀吗?总得有人留下了照顾他们啊!好了,从现在起你就要负起责任来,确保伤员和留守人员的安全。”稍微停顿了一会,柳万熙继续说道:“明天你们就准备向闹枝沟转移;奥,对了,白玉仙同志就有你传达好了;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就这样吧!”
李艳云在那站了一会,向柳万熙敬了一个礼离开了。
1936年6月X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开始了艰难的西征。原来近五百来人的队伍,经过消减只剩下四百六十多人。师长王仁斋、政治部主任柳万熙率领侦察连在前,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衡率领主力部队在后,向?蛄河、英格布方向进发,
向兴京与清原地区开进。李艳云、白玉仙带领留守的伤员,在哈尼河为西征的队伍送行。她们眼含热泪,默默地注视着渐渐远去的队伍,久久不肯离去。其实,每次出征,她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盼望着队伍早打胜仗,盼望着亲人们早日凯旋。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部队来到了清原县境内的尖沙咀。王仁斋让李成明带几名侦察员到附近侦察敌情,部队就在树林里露营暂作休息。过来一会,政委、参谋长率领主力部队赶到了。勤务排忙着生火做饭,其他战士做着宿营的准备。傍晚时分,李成明回来了,他走到王仁斋跟前悄悄说道:“师长,我们在山下发现了一个黑汉,这个人自称是附近山林队的头领;因此,我就把他带来了。”
“奥,人呢?”
“我怕他是个奸细,安排两个战士在山下看着呢!离这儿不远,师长去会会他呀?!”
“好,去看看。”王仁斋在李成明的带领下出了树林,看到一个黑汉站在那里。看到来人一身练武打扮,他急忙问道:“这位壮士,不知您怎么称呼?”
来人是个直筒子,看到王仁斋像个当官的模样,照直说道:“听说你们是抗联,俺想拜会杨司令。”
王仁斋笑道:“是抗联不假,可是杨司令不在此处。但不知阁下是?”
黑汉也不回答王仁斋的问题,问道:“那么,你是谁?”
“我?!”王仁斋略一寻思,说道:“我叫王仁斋。”
“你就是王仁斋,王将军?”黑汉倒头便拜,说道:“久仰大名,但不知王将军愿意收留在下否?”
说实话王仁斋喜欢上了这个直筒子黑汉,他笑眯眯地说道:“欢迎啊!但不知阁下是?”
“俺叫程国钧,是‘双虎’山林队的大掌门。俺手下有三百多名弟兄,听说贵军路过这里特来相投。”
王仁斋以前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一直没有见到本人:“莫非你就是大闹兴京的程壮士,程司令?”
“错了管换,正是在下。”
也不知道政委周建华是啥时候过来的,听到这里,他说道:“程壮士,抗联可比不得你们山大王,纪律严明条件艰苦,你能受了这份罪吗?”
“我们这帮弟兄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什么样的苦没有受过。只要打小日本,吃再多的苦也是心甘情愿。”听到程国钧真诚的表白,王仁斋、周建华笑道:“只要愿意打鬼子,我们都欢迎。”就这样程国钧在树林里呆了一宿。王仁斋、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等渐渐都喜欢上了这个直率的汉子。
次日清晨,王仁斋派参谋长杨俊衡和独立营营长李成明到了程国钧的营盘。把山林队改编成抗联队伍,程国钧就任了第三团团长,为了带好这支队伍还派政治部主任
柳万熙兼任了三团政委。从此,第三师有了三个团和一个独立营;包括闹枝沟的伤员,总兵力达到了八百多人。第三师一边战斗,一边向西挺进。先后攻打了南杂木、苇子
峪、搭连咀等日伪据点,程国钧的第三团是屡建奇功。一个月后,王仁斋率第三师穿越南满铁路,来到了辽河南岸。时值七月,辽河已经进入汛期。水势很大,加之敌人防守严密,未能渡过辽河。部队只得原路返回,在归途中袭击了抚顺城南关、老眼望、阁老沟、长山镇、富家堡等地,进入龙岗山西部的清原地界。历经一个半月十余次战斗,第三师消灭日伪军警二百七十多人,但自身损失也很大;由于远离根据地在平原地区作战,部队遭受了很大损失,队伍减员达到二百多人。
43-45
(43)
1936年夏秋季节,日伪当局为了彻底消灭活动在龙岗山区的抗日联军;在新京、奉天、吉林等地调集日本关东军三千多人,有日本关东军少将三木亲自指挥;在邵本良、廖弼臣警备旅的配合下,开始了对龙岗山区的全面进攻。
为了掩护宋铁岩、王仁斋西征的队伍;杨靖宇将军亲率第一军教导团和警卫营担当了牵“牛鼻子”任务。他们忽而在金川出现、忽而又到了柳河,上午还在兴京、晚上就到了桓仁,今天合兵一处、明天又分兵出击;奔袭上千里,经过几次的长途急行军,拖得敌人筋疲力尽,失去了当初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