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龙序引第十六章风隐天涯
练青瑶微思,开口说道:
“王上认为要想在战场上得胜,需要的是什么?”练青瑶面对凤玖歌的问题不答反问。
“依孤之见,要想在战场上战胜敌人,首先从智的角度思量,需得有一个胸怀良策,善于谋略的主帅。其次,从敌我力量上来计较,良帅之下必须有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精兵,骁勇善战、以一敌百的悍将。再次,放眼古今战役,但凡胜者无不是有其配合默契的后方,金戈铁马,粮草资备,方能决胜敌军。”凤玖歌微加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只等练青瑶来评析。
“王上所讲确实是古今之理”,练青瑶拢了拢衣袖,在将小茶碗添的七分满,“但俗言又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虽然显得不如人的智慧一样富有生机,可它们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两国交战的大场合上,假如一国有贤君谋帅,精兵强将,然其军营上下,倘若士兵盔胄不合身,铁戈不趁手,让他们去对抗敌国弓、戈、斧、矛,盾、弩协调全备的兵车,可能敌否?”练青瑶不语,只等凤玖歌发声。
“青瑶所言极是,纵然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要是人有余而器不足,战时也无异于螳臂当车”,凤玖歌略微思考后说道。
此刻,他心中已经知道练青瑶心中说的七国排行榜上第二的位子应该属于哪国了。
炎、尤、禹、商、去周、大云、却离国七国之中,却离国虽国土人丁岁不及其它六国,但其国主离樾喜欢钻研万物的属性,上行下效,于是,却离国的科技越来越强大。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由于却离国成立国家较晚,短暂的历史不足以让他们以文化名国自居。却离国民本都是流放人口,在六国眼中,他们只是被流放的奴隶,没有自由,也没有尊严。
神王三百五十一年,却离王宣布建国,在最初建国的时候遭到了其它六国的强烈反对。
神王三百五十三年,大炎王得到却离国建国的消息,派使者申斥。却离王斩使者。大炎王起兵平叛。
在他们祖先——第一代神王的统领下,神王三百五十九年,双方在断桅海峡激战,大炎王船队主桅被暴风决断,大败。三百七十六年,双方投石结盟,却离国被大陆各国承认但是保留了一部分地域作为流放地。
从此,却离国才正式独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体系,摆脱了原先奴隶的属性,成为七国成员之一。这次残酷的战争,也给却离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他们立志要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就这样,战争的创伤,再加上国土面积狭小,却离国人时刻具有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文化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却离国人血液里一抹最强烈的色彩,强国的思想也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后世每一代国主励精图治,重视科学研究。在他们的心中,科技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一国实力的标准。
近些年来,却离国以科技为荣的社会氛围培养出了很多鸿蒙世界里顶尖的科学家。尤其是近些年里,离樾上任以来,科技大司院屡屡传出科技新闻。
六国传言,科技大司院在其院长氿玉的带领下,发明出了一种新式武器,威力极大。但除了却离国官方并没有出面证实这种猜测,也不否定。其它六国都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武器,但鸿蒙学院里负责科技研究的桥博士却坚信这个传言,因为他也在研究一种新能量。
桥博士说,这种武器利用的是物质间的一种结合能。理论大致是有质量的物质体内都蕴藏着能量,并且他给出了一种方程式——其自身积蓄的能量值等于自身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
世界里的万物都有这种结合能量,原理是:
将几种微小物质——质子、中子——结合在一起,最后发现,他们的总质量将会小于原先那几种微小物质的和。所以结合起来的质子和中子的团状物质的能量小于所有质子和中子单独存在时的能量之和。桥博士认为正是由于这种质量差将原先的某部分能量作为势能积聚在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团状物中,假如,让一块质子与中子的团状物质发生裂解反应,那么,原先积聚的势能将会瞬间爆发。虽然,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很小,但其能力值因与光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这种能量是巨大的。一旦有实践验证了这个理论,这种能量将具有人类目前为止难以想象的魔鬼的力量。
桥博士的理论被很多人认作是无稽之谈,但当时已年过花甲的他研究此理论二十多年了。他几乎将后半生的精力全部投献于这种结合能的实验中。尽管他当时的实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他预言未来将会出现这种武器,或许却离国的氿玉已经制造出这种东西了。
简而言之,这种爆炸理论所描述的能量是否存在,世人不知。但却离国的科技实力六国有目共睹,要是不考虑其它因素,单论科技,却离国必定在七国榜首。
在大炎停滞不前的时候,大禹隐兵于野、文武兼治,却离国致力于科技研究,于是,原来那种约定俗成的七国排行榜,现如今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当下,大禹国排第一,却离国的实力渐渐崭露头角,的确可以登上七国排行榜上第二的位置。
这么说来,原来雄霸北方的大炎只能屈居于第三了。
南清宫里,凤玖歌陷入忧思。
练青瑶在一旁接着续言,当天他们谈论七国之事一直到午膳时间方歇。
秋尽冬来,寒暖更变。
在聂长风昏睡的三个月里,左江客一直时不时的来诊断用药,太平侯的上伤势也渐渐好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