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明王朝的某个深秋午后,落叶飘零,寒风呼啸。一白衣女子独自站在悬崖边,目光迷茫地看着脚下的深渊。她的丫鬟小平紧紧地拉住她,担忧地说:“小姐,您为何如此执着于那翼公子?他根本不值得您这样付出。”
女子轻轻地抽回手,眼神中满是绝望:“小平等我走了之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像我一样,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陷入苦海。”
话音未落,女子毅然决然地纵身跳下悬崖。
小平惊呼一声,泪水模糊了双眼。就在这生死关头,一道神秘的力量将她带离了这个残酷的世界。
……
不知过了多久,小平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周围是一片古木参天、花香四溢的丛林。她挣扎着起身,环顾四周,惊喜地发现那位跳崖的女子竟然奇迹般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小姐,您没死?”小平惊讶地望着眼前这位美丽的女子。
女子微笑着摇了摇头:“我并没有跳崖,而是穿越到了这里。”
小平愣住了,疑惑地问:“那我们现在是哪里?”
女子看了看四周,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这里是未明王朝,而我,就是那个曾为情所困的白衣女子。现在,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为情所困。”
小平有些难以置信:“小姐,您真的决定放下翼公子了吗?”
女子紧紧握住小平的手,坚定地说:“是的,我决定了。从今往后,我将努力修炼武功,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女侠,让那些曾伤害过我的人后悔莫及!”
小平激动地笑了:“小姐,您真是个勇敢的女侠!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一定能成为传奇。”
就这样,两位女子携手踏上了新的征程,她们将共同面对未知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而那位曾经为情所困的白衣女子,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找到了重生的机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第10章:魁主之名
“天凤金笔”比试的最后一天,皇宫内气氛庄重而热烈。陈璃月在紧张中带着一丝期待,准备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比试进行到一半时,陈璃月突然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身影。一个与自己容貌惊人的相似的人站在台上,她心中一沉,立刻意识到这个人的存在可能并非巧合。
然而,在关键时刻,陈璃月决定保持冷静,没有拆穿假扮者。她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暴露,可能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比试进入了诗赋环节,左希作为另一位才子佳人,被邀请上台对诗。陈璃月的目光紧盯着他,期待着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线索。但左希显然没有注意到宫中的疑云,他的诗句流畅而充满哲理,引得在场众人赞叹不已。
轮到陈璃月上台时,她深吸一口气,从容地走上台去。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与左希的诗句相映成趣。
“青石板上落日斜,孤影寂寥对酒家。
世事如梦空悲切,何处是归程?”
陈璃月的声音刚落,左希微微一笑,他的诗句随即响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两人的对诗赢得了一片掌声。就在这时,皇宫中突然传来了脚步声。
“皇上驾到!”侍卫们的呼喊声让整个比试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陈璃月和左希抬头望去,只见逍遥王身着一袭龙袍,步履沉稳地走进了大殿。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本王听闻‘天凤金笔’比试今日举行,特来一观。”逍遥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
皇上微笑着点头:“逍遥王此次来得很是及时,正好为本朝培养出一批新秀。”
国师在此时缓步上台,他身着一袭青衣,眉宇间透出几分神秘。国师拿起琴弦,演奏起《高山流水》。他的琴音悠扬,仿佛能将人带入深山古寺。
陈璃月坐在一旁,手中的古筝轻轻响起。她的筝声与国师的琴音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美妙的画卷。众人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不知不觉间,比试已经接近尾声。
最终,陈璃月以出色的表现和古筝的完美配合,赢得了“天凤金笔”魁主之位。她站在台上,接受着来自皇上的褒奖和众人的祝贺。
皇上在此时提及了她与逍遥王的婚事:“本朝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才女陈璃月,将与逍遥王喜结连理,成为本朝的一段佳话。”
陈璃月的脸色微微一红,她知道这个消息对于她来说既是荣耀,也是压力。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决定不会给家人带来麻烦。
比试结束后,陈璃月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她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她的命运将与皇权和政治紧密相连。而她所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灵途之殇》第100章:尸傀之厄
如陌一行人的归程,仿若被诅咒一般,波折不断。在一片荒芜的古道之上,原本平静的氛围被一阵阴森的气息所打破。
“这是什么味道?如此刺鼻难闻!”一名士兵皱着眉头,捂住了口鼻。
如陌面色凝重,她敏锐地感知到一股邪恶的力量正在悄然逼近。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一群腐尸模样的怪物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这些腐尸与寻常的又有所不同,它们的身躯虽然散发着腐臭,却不见丝毫血肉溃烂的迹象,行动之间竟还带着一种诡异的协调性。
“这不是普通的腐尸,是尸傀!”如陌大声喊道,“大家小心,尸傀不惧阳光,普通的攻击难以对它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千万不要轻易触碰!”
士兵们听闻,心中一阵慌乱,但在如陌的指挥下,还是迅速结成了防御阵型。如陌深知,尸傀的弱点在于其特殊的气息操控,若能阻断它们散发的邪恶气息,或许能找到应对之法。
“所有人,闭住气息,不要呼吸!”如陌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