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150章

作者:杨四毛|发布时间:2024-12-20 05:29|字数:1994

  “贤侄,我相信你二叔只是一时糊涂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你看他现在已经知错,你就饶了他吧!”张宝求情道。

  “张淳根本没有要责罚二叔的意思,今天特意把两位叔叔请到这里来,是想让两位叔叔在父亲的金身面前自己考虑一下,该为坤国做些什么......”张宁回头看了看张角的金身,让张梁和张宝自己考虑如何处理。

  “唉......你们姐弟一心造福天下,而我们两个老东西却总被私心困扰。干脆在巨鹿给我们建两个院子,让我们养老算了。这天下大事,还是由你们年轻人来管吧!我们也无能为力了!”张宝想来想去,只能是提出了退休的想法。

  “两位叔叔为坤国征战多年,已是功德圆满,如今正该安享晚年了!叔叔们放心,张桓我会尽力培养,如果他可堪大任,将来我们会把坤国交给他的!”张淳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心里也放下了一个大包袱。

  几天之后,张梁和张宝陆续上表辞去了目前的职务。

  没过几天,张宁又把张淳叫到皇宫里,商量让位的事情。张淳一听张宁要让位,马上极力推辞。

  “姐姐,天下未定,你现在让位我恐怕难以胜任啊!”张淳寻思了一下,自己对于坤国的国事,还真的没有怎么操心过,民生赋税,官员任免这些他基本都不过问,一心只是打仗而已。

  “弟弟还是不要推辞了,我一介女流,能主持朝政这么多年实属不易,如今坤国不断壮大,事务越来越多,我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力所不及了。为避免以后出错误国,还是趁早把坤国交给你才好。”

  “父亲早就选定你为接班人,让我顶替不过是当初的权宜之计。如今两位叔叔都已经辞了官,你大可放心了。”

  “我之前一心只专注军事,对于内政极少过问,眼下汉室即将大乱,正是我黄巾军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姐姐还是再辛苦几年,等天下归一之后,我一定接姐姐的班!”

  “既然这样,那就再给你三年的时间吧,三年之后正是我坤国建立十年之期,到时候你务必一统天下,接替帝位。”

  三年的时间统一天下,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哪怕从现在开始就出兵一路打下江南去,也不见得三年能打败所有敌人。

  更何况张淳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第92章第九十二章笼络人才全国科举

  用三年时间统一天下,张淳仔细计划了一番,想下来感觉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目前首要的问题是人手不足。别说打下江山来没人去守,就眼下的许多官员都是不大合格的。

  依照汉朝时期的惯例,除了皇亲国戚之外,每个地方的官员一般都由当地比较有势力的门阀来担任。所以举国上下的权贵都是有着显赫身世的。

  比如袁绍家就是汝南郡的大户。这些大户人家有钱有势,才有能力培养出能文能武的子孙,一般的普通百姓家里,没几个读书人。虽然黄巾军兴建学校,大力普及教育,但是那是长久之计,一时半会不可能培养得出什么人才。

  所以张淳给张宁建议开设科举考试,让所有有志做官的人都能参加,从中寻求人才。

  不但进行文试,还进行武试,全国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都可以参加。甚至不是坤国的人,只要愿意迁到坤国居住的,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乡试,郡试,州试和国试四道。乡试属于筛选考试,只要合格,就可以继续参加郡试,但是不保证安排官职。郡试前十名就一定能安排县令以上的官职,而且可以继续参加州试,州试又取前十名送到巨鹿进行国试,国试之后按才能进行任职,职位大到六部侍郎,小到各郡掾属。

  乡试的时间定为三月初三,其他后道几次考试分别向后延迟一个月。因为考试的时间长,而且如果考得好还要远赴巨鹿,所以只要是郡试上了前十名的,就已经算是国家官员了,接下来由国家出钱统一接送赴考,而且还有俸禄可领。

  榜文发遍天下,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全国四州加上河内郡,共有二十万人报名。不过乡试一道,就淘汰掉了十多万人,只剩下三万进入到郡试。武举稍微好一点,也有二十万左右报名,但是十多万都合格了。

  文举考试的题目都是由张淳和吏部官员亲自出的,而且由军队押送。乡试的题目不过就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而已,基本和现代的小学三年级考试差不了多少。只是由于这个时代读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合格率才那么低。

  接下来的郡试是真正的试金石,坤国目前有整整三十个郡,三万人里面挑三百个人,每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出任县令以上的官员,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武举的人数太多,但是又只取三百人,张淳为了安抚那些没有名次的人,给乡试合格的都颁发了称谓,文试合格叫秀才,武试合格叫武生。每年会给这些人减免一些赋税,以当做对他们的奖励。

  考试一直进行到了六月四个州送了八十个人到巨鹿,文武各四十。

  张淳把赵云调回巨鹿,让他领武举的四十人进行半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训练即是考试,各个科目进行打分,按训练的分数来进行最后的排名。

  文试方面张淳则是出了一个题目,让四十名考生写作文。题目是“富国强民”。考试时间也是半个月,考生可以充分思考,查阅各种书籍,甚至是相互交谈辩论都行。但是不能和外人有交流,就关在官驿里。

  半个月后,张淳得到文武两科的考生排名,看到上面的名字,他非常高兴。

  文试的前十名分别是:程昱,陈宫,陆由,公孙典,徐方,郭复,邓先,刘志,郭问,李韬。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