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庆说着,又道,“差点忘了,你们把录取通知书带上,到时候一起合个影,贴在学校的照片墙上!”
这样的事情,陆雪和傅君毅自然不好拒绝,便带着通知书和刘大庆一起到了新建成的韩家村小学。
操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连外村的人也来了一些,就是为了看韩家村的大学生们。
“这韩家村可真是人杰地灵哦,我都想让我家娃娃来韩家村上学了,说不定未来也能出个大学生啦!”
“嗯,就是远了点,但要是能出个大学生倒是划算的!”
“我们村就没有学校,到时候我肯定把我家娃娃送到这里来上学。”
几个外村的人在一边议论纷纷,都觉得韩家村一举出五个大学生可真是了不起。
“快看,那不就是办学习点的傅君毅和陆雪嘛,长得可真是好看嘞,两口子都好看!”农村人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词汇来,但就觉得这两口子站在一起好看。
“听说当时两口子还在在学校教了一段时间书呢,可惜我们不知道,不然就把娃娃送来让他们教一教,也沾一沾这大学生的灵气!”
“嘿嘿,就是!”一个本村的人听到,赶紧附和道:“那陆老师可会教学生了,我家娃娃就被陆老师教了半年,回去也抢着干活,还会说一些我们都听不懂的洋文,说是英语,学得好了以后能去给主席当翻译官呢!”
“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啊,不敢想哦!”
第67章第104章通知书丢了
在大家议论声中,镇长和村委会的人已经在前台就坐了。
傅君毅和陆雪在场地边上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默默等着领导讲完话。
这时候刘大庆又走过来,对他们说:“你们几个,待会儿领导讲完话啊,会给你们颁奖,到时候颁完奖,你们还要将你们的通知书在我这里放一下,等开完会在发给你们。”
“为什么啊?”大都觉得这很奇怪,郝建设便问了出来。
“领导的安排,我们也不知道啊,大概是领导想看一下通知书吧,没事,开完会就还给你们了。”
刘大庆打着哈哈。
虽然觉得十分不理解,但几个人还是同意了。
刘大庆安排完,就开始拿着大喇叭开始讲话:“乡亲们,同志们,大家好,很荣幸,我们村这次一次性出了五个大学生,虽然苏城同学没有来,但是大家不会忘记他对我们村做的贡献,因此,我们的镇长同志,专程从镇上赶来,为我们几位大学生予以表彰和奖赏!……”
刘大庆慷慨激昂的说完,又将话筒递给镇长,镇长也是那老一套,说话官里官气的,听得陆雪昏昏欲睡。
等镇长也说完了,刘大庆再次将话筒拿回来,继续说道:“现在,请我们村的几位大学生上台,请镇长同志为其颁奖!”
颁奖,就是一人奖励了一支钢笔,一个二十块钱的红包,另外再给每个人胸前都带上大红花,这样,颁奖就算是完了。
接下来是合影环节,几个人站在一起,举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拿着奖金和奖状,一起对着镜头,留下了珍贵的一张照片。
随后,刘大庆就来收走了他们的录取通知书,最后,村支书做大会总结。
陆雪和傅君毅对20块钱的奖励倒是不怎么看在眼里,但其他两个同学却很少见到这么多钱,这些钱,足够他们半个学期的生活费了,自然是珍惜无比。
“嘿,没想到镇上居然会给这么大一个红包,那我短时间都不用为生活费发愁呢!”郝建设家里情况也不好,单亲家庭,解放前是地主阶级,成分不好,爸爸又没有固定工作,当时红卫兵的时候将他们家抄的干干净净的,好在他自己争气。
“没事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嘛,咱们已经不用交学费了,很好了。”王泽涛家里能好点,父母双全,但也只有他父亲一个人工作,家里人口还多,也负担不起他的生活费,这笔钱简直就是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陆雪见他们都这么为难,赶紧岔开话题:“你们都学什么专业啊?”
“我准备学医,他学习法律,你们呢?”几个同学都兴致勃勃的和傅君毅聊天。
“我学机械,我陆雪学工商。”傅君毅说到陆雪的时候,比说自己还要骄傲一些。
现场的气氛格外的好,会议很快就开完了。
几个大学生将连带村委会的人将镇长送到村口,看着他骑上自己的二八大杠,才相约着去找刘大庆拿自己的通知书。
路上,郝建设问:“那你们两口子一起上学,是不是走读呢?”
“对,我们准备申请走读,到时候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住下,你们的家离学校远吗?”
“都不近,我们俩其实也想出来住,所以就想问你们呢,准备在哪儿找房,到时候要是能相约在一起的话,还能方便点呢!”郝建设这人总是一脸憨憨的笑,让人看不出他的聪明,但他却是几个人里面考试成绩最好的。
“学校不是免费住宿的嘛?你们……”陆雪觉得奇怪,为什么经济上不宽裕还要出来租房子住呢?
“实不相瞒,我们在一个煤场找了一个工作,帮人送煤球,每十斤煤一毛钱,这样我们的生活费就能有保障了,但这样的话,住在学校宿舍就不是很方便了。”
郝建设说的憨憨的,但能听得出来,他是很想要去干这个工作的。
“你们怎么练工作都找好了?”陆雪表示很惊奇,怎么还没开学,这俩人就打算的这么周到了。
“我们家里人帮着找的。”王泽涛笑的一脸羞涩,看起来就是一个还没成年的小伙子,但其实他也已经22岁了。
“行吧,等过两天到了省城,报道完,咱们一起出去找房。”傅君毅对于这种行为还是蛮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