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432章

作者:雁门北归|发布时间:2024-12-20 05:30|字数:1965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点了点头,随后说道:“陈晓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问题,陛下明鉴!”

  李世民此时也随之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才说道:“所有参奏陈晓的奏章留中不发,另外拟一道旨意给陈晓,朕准许他在西域便宜行事。”

  “另外调集关中府兵八万,于陇右道集结,受陈晓辖制。”

  “朕倒是要看看,有谁赶在这件事上同朝廷站在对立面上!”

  听到李世民这一连串的旨意,饶是长孙无忌早就有所猜想,此时也忍不住心中一惊。

  给一道旨意允许便宜行事就已经足够了,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可不是简单说说那么简单。

  但是现在陛下居然还要给陈晓兵权扩大一下,长孙无忌不惊讶那是假的。

  试问朝堂上有谁被参奏之后,还能多拿兵权的?

  除了他陈晓之外,怕是一个都没有了。

  长孙无忌虽然心中惊讶不已,但还是躬身领命。

  自大殿退出来之后,便急匆匆的赶往三省拟旨。

  现如今西域局势不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长孙无忌只能尽快将这道旨意送往陇右道,以免出现变数。

  而随着长孙无忌离开,长孙皇后却是适时从殿后走了出来。

  见长孙皇后走来,李世民不由得面露差异之色,随后开口问道:“观音婢,你怎么出来了?”

  只见那长孙皇后面带笑意,伸手自一旁的宫女手中接过来一本册子,轻笑道:“自然是给陛下解除疑惑的。”

  “臣妾听闻这几日朝中不少大臣在参奏陈晓?”

  李世民愣了一下,却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都传到了后宫当中。

  但很快李世民就释然开来。

  关于陈晓的消息,长孙皇后也一直都有关注,朝堂上有关于陈晓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观音婢知道也是正常。

  因此李世民也索性没有什么隐瞒,只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确实如此。”

  观音婢也不生气,只是缓缓开口道是:“朝堂上的事情,后宫无权干涉,臣妾也不是有意在插手此事,实在是因为替陈晓觉得不值当,这才来见陛下一面。”

  “您看看这几个月内库的进项。”

  说着,长孙皇后便将手中的册子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一脸好奇的看了一眼长孙皇后,随后便将那册子打开。

  只是随意扫了一眼,李世民的脸上就露出了一抹惊诧之色。

  “这么多!?”

  见李世民此时震惊的模样,长孙皇后便开口说道:“陛下没有看错,三个月的时间,内库进账共计一百万贯,而且只是茶叶一项的收入。”

  “据臣妾所知,陈晓此番在渭州城做的茶叶生意,内库之占三成,而他陈府占了一成,剩下的全都是国库的收入。”

  “陛下想想,只占三成就有百万贯的收益,那户部所管理的国库又是何等恐怖的进项?”

  李世民此时有些愣神。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这陈晓去了渭州不过半年的时间,就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户部现在都没有上报,八成也是在统计当中。

  现在仔细想想,这次参奏陈晓的人当中,户部是一个都没有。

  就在李世民愣神的时候,内侍太监突然进来禀报,说是房玄龄求见。

  李世民一愣,急忙说道:“宣!”

  房玄龄主管户部,这时候来找自己,必然是有什么大事儿!

  那房玄龄手那奏章,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脸上的喜色却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

  “陛下!臣有本奏!”?

  第414章第414章高昌异动

  正如同李世民所想的那样,房玄龄确实是来给自己报喜来了。

  只见那房玄龄将奏章递呈上去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始禀报起来。

  “启禀陛下,臣刚刚从户部回来,经我户部统计,陇右道渭州城自西域商市开始使用之后,渭州城商税缴纳高达两百三十万贯。”

  “臣请奏陛下,嘉奖渭州上下一应官员!”

  两百三十万贯!?

  这个数字几乎已经快要超过长安城半年的税收了!

  而陈晓所用的时间,也不过才三个月而已。

  此时的李世民才意识到,这渭州城现在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李世民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来一抹笑容,随后开口说道:“玄龄啊,你的意思是渭州一事,陈晓做的正确?”

  听到这话,房玄龄不由得就是一愣,脑子仔细转了转,瞬间就明白了陛下话中的意思。

  朝臣参奏陈晓的事情,房玄龄也是知道的,甚至于还有人鼓动让他一起参奏。

  陛下现在询问自己,奉命就是想看看自己站在哪一边。

  很明显,陛下是看好陈晓的,这时候的房玄龄断然不会忤逆陛下的意思。

  再说陈晓也并没有做错什么,自己无缘无故的得罪他做什么?

  想到这里,房玄龄便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渭州商市,朝廷应当仔细分析才对,若是我大唐多几个渭州这样的城池,对我大唐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房玄龄向来务实,自然是看出来了渭州的价值。

  李世民此时也是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不错,爱卿所言甚是!”

  目光落在房玄龄的身上,李世民笑着说道:“朕也觉得渭州之改变,对于我大唐来说意义非凡。”

  “只是此次沙匪祸乱,反倒是让我大唐不少商人,以及那西域商队受到的影响不小。”

  “陈晓上奏,几次要求西域诸国看管好各处商路,但沙匪依旧屡禁不止。”

  “他担心沙匪祸患日渐加重,影响到我大唐的经济,这才无奈出兵,朝中一些人不清楚其中内情,就胡乱参奏,实在是有些胡闹了。”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李世民便将次参奏陈晓的事情定了性。

  说白了就是胡闹!

  房玄龄也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低头不语。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