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丽质随后又很是黯然,还心疼别人,太子不可能每次都随军出征,但自己的丈夫在外的时间比在长安的时间都要多了。
这次回来她定然要让她父皇不要再派陈晓出征了,只是这事只能先按下不表,今日的场合不太适合说这些。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李世民不过逗弄了几句孩子,远处便听到了整齐震撼的马蹄声,稳健又有气势。
李世民抬眼向远处望去,一队威风凛凛的军队慢慢露了头。隔得很远,他们看不清马上之人的面容,只能看到阳光下铠甲闪着的耀眼的光芒。
城中已然寂静无声,所有人安静的等着,呼吸声清晰可闻。
军队距离城门口已经越来越近了,城中的人们也逐渐看清了领头之人的面容。
为首的是面如冠玉,褪去了许多青涩的太子李承乾,落后一步的正是依旧俊朗低调的高陵郡公陈晓,另一边在他两面前就显得有些粗糙的薛万彻将军。
城墙上的几位女子纷纷泪眼朦胧,激动的落泪。李世民眼眶也有些泛红,众人见怪不怪,他们的陛下眼泪一向比较丰富。
也不能怪李世民感性,这都是他的将士,陈晓是他的重臣,也是他的女婿,最重要的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太子李承乾也在其中,一走半年,太子一封信也没往长安寄,他心中自是担心的。
陈晓当然也很早就看到了李世民和自己的妻儿站在城墙上迎接自己。他的妻儿们来迎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圣上也亲自到这里来迎接,他也确实没有想到。
圣上在朱雀门前迎接已经是极大的殊荣了,遑论现在是到了长安城门前迎接,他们也算是大唐头一位了!
陈晓稍稍一想算是明白了过来,想必一是因为自己在民间的宣传合了陛下的心意了,真命天子这一说当然是他故意而为之的了。他也不是拍马屁,而是这样有利于大唐的安定,何乐而不为?
这也是见到他们随便几句挑拨的话都能挑拨到扶桑的百姓对皇室的恨意而启发的。大唐地大,天灾人祸不可避免,若是有人借天灾人祸忽悠百姓仇视圣上,恐大唐动荡,于社稷有碍。
于是陈晓擅自做主将这些话散播出去,造成的效果看起来还不错。?
第567章第567章父慈子孝
陈晓觉得圣上来长安城门口迎接,也不仅是为了他,更多的可能还是来迎自己最看重的儿子的。
虽然李承乾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父皇是否会更宠爱自己的弟弟们,但陈晓却是从来不曾怀疑过的。
李世民从始至终最看重的是李承乾,尤其是还没有变荒唐的太子。只是他的爱的方式可能不太对,陈晓知道李世民的想法,同时也是很多家长的想法。
他们认为自己的嫡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所以不能宠,逼着他们变优秀。但其他的儿子们就可以随便宠了,不成器也没什么关系,也不用继承家业。
李世民更甚,他家可不是一般的家业,生怕自己把太子给惯坏了!
但陈晓觉得这次回来的李承乾可能就能看得出来李世民的拳拳慈父之心了,他虽然为儿子请了一堆很严厉的老师,但自己对待儿子可没有那般严厉。
果然,他们一下马,李世民不是冲着陈晓过来,而是先看向了儿子李承乾。他上下将李承乾扫了一圈,心中满意。
这趟出门虽然风尘仆仆,但李承乾看起来却是壮实了一些,神色跟之前相比大不一样了,之前的太子看着温吞古板,也有些畏缩小心,瞧着面容青涩,但却没有年轻人的朝气。
如今太子的青涩褪去,却比之前更朝气蓬勃,神采奕奕了。如今的太子像是出鞘的宝剑,虽然宝剑还不够锋利,但已经颇有东宫太子的风范了。
李世民暗暗点头,心中觉得自己下的这个让太子随陈晓出征的决定甚好。
李承乾率众将士跪倒在地,向圣上行礼。
李世民明明刚刚还一副快哭的模样,现在却还是维持着一个皇帝的威严。轻轻将行礼的薛万彻等人扶了起来,没有再看太子,只是语气较为和缓的对着其余将士们说道:“都起来吧!朕在此恭贺众将士凯旋!”
其余文武百官纷纷低头行礼,齐声高呼:“恭贺众将士凯旋!”
一众将士皆激动不已,双目放光,他们这一次出征已经是最简单的一次了,不需要怎么打仗受累,甚至牺牲人数都不过千,结果能得皇帝和文武百官亲迎,实乃光宗耀祖之事,够他们吹一辈子了。
只有李承乾稍有失落,他注意到了刚刚他的父皇上下扫他那一眼,以为父皇会跟他说话,结果他的父皇并没有多理会他,径直去扶了薛万彻将军。
一旁的陈晓看着李承乾的样子,有些无奈,这父子两人可真是别扭,圣上跟别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偏偏对上太子的时候,就羞于表现了。
太子也是,明明挺聪明的一个人,偏偏固执的看不出来圣上那都快溢出来的满腔慈父心了。
陈晓悠悠的叹了口气,还是管了这个闲事。还是满腹失落的太子突然听到陈晓在一旁语气含笑,故作惊讶的调侃声。
“圣上眼眶怎么红了?是想太子殿下了?”
陈晓声不大,但因为周围实在安静,所以听到的人不少,所有人都不受控制的将目光放在了李世民的脸上。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瞪了陈晓一眼,见众人目光都放在他的眼睛上,尤其是李承乾更是瞧的仔细,他恨不得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
只是抬袖子遮脸这个动作他一个皇帝,众目睽睽之下是万万做不出来的,只能恼羞成怒的又瞪了陈晓一眼。
哪知陈晓不仅不害怕收敛,反而更加来劲了。
“陛下瞪臣干什么,臣说的不对?难不成是想臣想的?陛下,臣都不知晓陛下居然如此爱重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