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四十九章 一晃五年了

作者:唐家康少|发布时间:2025-01-07 23:26|字数:2032

  朱标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奉天殿。

  朱标走后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广阔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妹子,你说,咱该怎么办?”

  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这事儿,你得自己拿主意。”

  马皇后淡淡地说道:“咱只是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国家大事。”

  “可是,咱心里没底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宗室的问题,就像一个毒瘤越长越大,咱真怕有一天,它会把整个大明都给吞噬掉!”

  “你怕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咱相信你,你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但愿如此吧。”

  朱元璋苦笑一声:“但愿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皇上,刘大人求见。”

  一个宦官的声音再次响起。

  “让他进来。”

  朱元璋说道。

  刘伯温走了进来,他看到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在连忙行礼:“臣刘伯温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伯温,你来得正好,咱正有事要和你商量。”

  朱元璋说道:“关于宗室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刘伯温沉吟片刻说道:“皇上臣以为,宗室的问题,宜疏不宜堵,应该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哦,怎么个疏法?

  怎么个徐徐图之法?”

  朱元璋问道。

  “臣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刘伯温开始侃侃而谈,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耳中。

  “皇上以为如何?”

  “嗯,不错,,伯温啊,你这个办法好啊!”

  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建议,连连点头:“就这么办,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臣遵旨。”

  刘伯温躬身应道。

  “皇上,时候不早了,您也该休息了。”

  马皇后在一旁轻声说道。

  “嗯,是该休息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转头对马皇后说:“妹子,你也早点休息吧。”

  “咱知道了,你先去吧。”

  马皇后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出了大殿。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朱元璋的心里,装着太多的事情,他的肩上承担着太重的责任。

  “但愿,他能够挺过这一关吧。”

  马皇后喃喃自语道,她的眼中,充满了担忧。

  “娘娘夜深了,您也早些歇息吧。”

  一个宫女走过来,轻声说道。

  “嗯。”

  马皇后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进了寝宫。

  夜深人静大殿内只剩下一盏孤灯在风中摇曳。

  “去,把灯熄了。”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奉天殿内那盏孤灯被熄灭后,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黑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勉强勾勒出殿内陈设的轮廓。

  夜风穿过窗棂的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什么野兽在低声呜咽。

  马皇后独自一人坐在寝宫内,手中拿着一件尚未完工的棉袍,针线在她指尖灵活地穿梭,昏黄的烛光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亲手缝制过衣物了,自从进了宫,这些事情都由宫女们代劳,她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吩咐一声就行。

  可今晚她却突然来了兴致,想要亲手为朱元璋缝制一件棉袍。

  “娘娘,这都几更天了,您怎么还不睡啊?”

  贴身宫女秀儿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进来,看到马皇后还在灯下忙碌,忍不住劝道:“这做针线活儿多伤眼睛啊,您还是明儿再做吧。”

  “不碍事,咱再缝一会儿。”

  马皇后头也不抬地说道:“这天儿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冷了,咱得赶紧把这件棉袍赶出来,免得皇上受了寒。”

  “皇上日理万机为国事操劳,您也得多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秀儿将热汤放在桌上,走到马皇后身边,轻轻地为她揉捏着肩膀:“您要是累垮了,谁来照顾皇上呢?”

  “你这丫头,嘴巴倒是越来越甜了。”

  马皇后笑了笑放下手中的针线,端起热汤喝了一口:“嗯,这汤熬得不错,你也去喝一碗吧。”

  “谢娘娘赏。”

  秀儿甜甜一笑转身又端来一碗热汤,陪着马皇后一起喝了起来。

  “秀儿啊,你进宫也有几年了吧?”

  马皇后喝完汤,突然问道。

  “回娘娘的话,奴婢进宫已经五年了。”

  秀儿恭敬地回答道。

  “五年,时间过得真快啊。”

  马皇后感叹道:“咱记得你刚进宫的时候,还是个黄毛丫头呢,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

  “娘娘说笑了,奴婢永远都是娘娘的丫头。”

  秀儿说道。

  “你这丫头,就会哄咱开心。”

  马皇后笑了笑然后话锋一转:“咱问你,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年的天气,似乎比以前冷了许多?”

  “娘娘这么一说,奴婢也觉得是呢。”

  秀儿想了想说道:“往年这个时候,虽然也冷,但还不至于穿棉袄,可今年才刚过中秋,就已经冷得让人受不了了。”

  “是啊,咱也觉得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

  马皇后点了点头:“咱记得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到了冬天河面上也只是结一层薄冰,可现在呢都能走人了!”

  “娘娘,您说这天儿怎么会越来越冷呢?”

  秀儿好奇地问道:“难不成是老天爷发怒了?”

  “傻丫头,这跟老天爷有什么关系。”

  马皇后摇了摇头:“咱和皇上都是农民出身,种了一辈子地,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这天气变冷,对庄稼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娘娘的意思是,这天气变冷,会影响粮食的收成?”

  秀儿似懂非懂地问道。

  “可不是嘛!”

  马皇后叹了口气:“这天气一冷庄稼就容易冻死,就算不冻死也会减产。

  你想想,要是粮食收不上来,老百姓吃什么?

  他们没饭吃就只能造反,到时候这天下可就乱了!”

  “娘娘,您别吓唬奴婢啊,这天下不是太平着呢嘛。”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