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各臣的建议

作者:唐家康少|发布时间:2025-01-13 22:55|字数:2003

  “臣以为,可以鼓励百姓种植耐寒作物,并由朝廷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

  “臣以为,可以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大臣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建议。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诸位爱卿说的都很好。”

  朱元璋说道:“咱会认真考虑你们的建议。”

  “皇上圣明!”

  大臣们齐声说道。

  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问道:“户部,国库的存粮还够吗?”

  “回皇上,国库的存粮还算充足,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户部尚书回答道。

  “那就好。”

  朱元璋说道:“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长期抗灾的准备。”

  “臣遵旨。”

  户部尚书说道。

  早朝结束后,朱元璋将几个重要的大臣留了下来,继续商议应对天气变冷的具体措施。

  “皇上,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个大臣说道。

  “说来听听。”

  朱元璋说道。

  “臣以为,可以组织百姓,在冬天的时候,到南方去开垦荒地。”

  这个大臣说道:“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又可以安置流民一举两得。”

  “这个办法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但是,要考虑周全,不能让百姓受苦。”

  “臣明白。”

  这个大臣说道:“臣会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好,那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说道:“诸位爱卿,咱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臣等遵旨!”

  大臣们齐声说道。

  朱元璋看着这些大臣,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只要君臣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自言自语道:“老天爷,你可别再跟咱作对了,咱这大明江山,可是来之不易啊!”

  一旁的太监端着一碗热茶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朱元璋。

  “哎,老李,你听说了吗?

  最近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跟往年比起来,可是邪乎得很呐!”

  一个身穿粗布短袄、头戴破毡帽的农夫,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对身旁同样打扮的同伴说道。

  “谁说不是呢!”

  被称作老李的农夫,将脖子缩进破旧的棉袄里,哈出一口白气:“往年这个时候,虽然也开始上冻,但哪有今年这么冷?

  我瞧着,今年这收成,怕是要够呛喽!”

  “可不是嘛!

  我家那几亩地,前些日子还绿油油的,这几天就都蔫了吧唧的,看着都心疼!”

  “唉,这年头,种地是越来越难了!也不知道这老天爷是怎么了,尽跟咱们庄稼人过不去!”老李叹了口气,满脸愁容。

  “谁知道呢!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是‘小冰河期’要来了,往后几年,这天儿会一年比一年冷!”

  “啥?

  小冰河期?

  那是个啥玩意儿?”

  老李一脸茫然。

  “嗨,我也不太懂,反正就是说,这天儿会越来越冷,庄稼也越来越不好种了!”

  “这可咋整啊?

  这庄稼要是收不上来,咱们吃啥喝啥?

  难不成要喝西北风去?”

  老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唉,谁知道呢!

  走一步看一步吧!

  希望朝廷能想想办法,帮帮咱们这些苦哈哈!”

  两个农夫的对话声,渐渐消失在寒风中,只留下瑟瑟的北风,呼啸着刮过田野,带来阵阵寒意。

  朱元璋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眉头紧锁。

  马皇后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天气冷,收成不好……”

  他喃喃自语,眼前浮现出自己小时候挨饿受冻的场景。

  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饱饭。

  冬天的时候,更是难熬,破旧的茅草屋四面漏风,一家人挤在一张破草席上,冻得瑟瑟发抖。

  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年冬天,他的父亲和大哥,就是因为没有粮食,活活饿死的。

  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咱不能让百姓们再挨饿受冻了!”

  朱元璋猛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他想起了马皇后说的“小冰河期”,心里更是沉甸甸的。

  虽然他不知道“小冰河期”到底是什么,但他知道如果真的像马皇后说的那样,未来的天气会越来越冷,那么大明的粮食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峻。

  而更让他担忧的,是宗室人口的膨胀。

  这些年来,大明的宗室子弟,就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一个劲儿地往外冒。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只吃饭不干活的主儿,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他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大明的江山,迟早要毁在这些宗室子弟的手里。

  “来人!”

  朱元璋突然喊道。

  “皇上,有何吩咐?”

  一个太监应声而入。

  “传朕旨意,召集内阁大臣,到乾清宫议事!”

  “奴婢遵旨!”

  太监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几个内阁大臣便来到了乾清宫。

  “臣等参见皇上!”

  “都起来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们商议。”

  “皇上请讲。”

  “最近的天气,你们也都知道了,越来越冷了。”

  朱元璋说道:“朕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

  “皇上所虑极是。”

  一个大臣说道:“臣也听说了,最近各地的庄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

  朱元璋接着说道:“朕还担心,未来的天气,会越来越冷,到时候粮食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皇上,您是说……”

  一个大臣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

  “没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朕担心,这‘小冰河期’,真的要来了。”

  “小冰河期?”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显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皇后跟咱说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