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苏毅坚毅的面庞,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抄录。
那种苦研文道,一心文道的用心透纸而来。
王绪甚至用上了仁德感召,依旧看不出变化。
德光,和自己一般,温润稳定的三色灯光,只不过赤红之色占比大了许多。
种种都证明,苏毅只是个拳拳报国,一心向儒的热血儒士。
王绪长叹一口气,坐回摇椅之上。
原本安静的李玟清也是速速走到身后,为其按压起了臂膀。
李玟清转头看向苏毅,道:“不用担心,三郎一腔热血,满腹经纶,这次诗会有三郎在大虞定可摘得魁首。”
“说不定,现在三郎就在构思着诗句。”
说话间,眼神带着佩服的看向王绪。
心中思忖道:‘三郎真不愧是君子,国家有难,文化有障,挺身而出。’
‘看紧皱的眉头,想必对决那些俊才,三郎也会有些难办吧。’
王绪眉头紧蹙,要不是李玟清在自己身后,真想对其大大的翻个白眼。
可这番话落在苏毅耳中,如同仙人指路,当即小步快走,凑到王绪身前半跪而下。
指着王绪手中紧攥的纸张,道:
“晚生一直对夫子敬佩不已,多年傍水亭苦读,真是吾等儒士楷模。”
“在晚生的心中,夫子不争利,不喜誉,不夺权,一心为了文道,是真真正正的大儒!”
“要不是夫子在武会上一举证名,为吾等儒士证明读书不是决死路,晚生也不敢来叨扰夫子。”
“夫子,此次诗会,不仅定输赢,还决定天下儒魁之首名号,一定不能落入那些沐猴而冠的胡人手中!”
“同时,四公主昭华公主也会莅临,是夫子展示学识,弘扬儒道,平步青云的绝佳机会。”
“还望夫子,可以和晚生一同前去!”
说完,苏毅低低垂下了头。
王绪看着眼前的苏毅,不由得愣了神。
记忆回转多年之前,摸清楚面板的时候,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四处求学,各处求问,可惜当初无一例外全部碰壁。
现在自己也要像当初那些人,高束门阁?
见苏毅的身姿,好像当初的自己与之重合,王绪也是动容很多。
不,不是重合,而是超越。
苏毅远比当初的自己更为纯粹,当初的自己修行不通,获得面板,只当儒道是一个工具。
多年的苦读,洗涤心灵才想明白。
而苏毅却是从始至终就是如此。
王绪轻叹一口气,对着苏毅说道:
“汝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
“至于诗会,汝回答吾三个问题,便同汝前去。”
“夫子...”苏毅抬起头,看向脸上带着笑容,气质如沐春风的王绪,心道:这才是大儒!
“夫子,莫说三个,就算是三十个,三百个也不成问题。”
“只是晚生学识浅薄,恐难助力夫子。”
王绪摇摇头。
“第一个问题,汝是如何得知吾在此处。”
“自是夫子的店铺牌匾。”
经过苏毅这么一说,王绪才想起来崔峰给自己起的店铺名字。
这几天事赶事,一直没有处理。
不知道母亲和崔兄如何了,改日换了牌匾回去看看也好。
“第二个问题,汝是如何得知吾夺冠武会,是依托于苦读诗书?”
“回夫子,”苏毅挠着脑袋,脸有点憋得红红的,“晚生也不知道,只是好像觉得,夫子用的就是儒家一道。”
王绪问完后点点头,心中有了明悟。
这苏毅是天才,绝对的天才,儒道绝对的天才!
以王绪敏求境实力加上仁德感召判断,对方再过三年,一定会踏入儒道。
这样一来,对方就是大虞,不,古往今来第一个儒道修士。
只不过,被拥有面板的自己截胡了。
“夫子?夫子?”
见王绪不说话,苏毅也是站起身,小心的在其面前挥着手。
“夫子,您第三个问题是?”
王绪回过神,眼神看向苏毅是止不住的喜爱与欣赏。
虽然对方比自己年纪大,但是自己可是两世为人。
让对方称呼自己为师父也没有不可吧。
而且,一个大儒怎可没有徒弟。
如孔子与颜回、曾参。
荀子与韩非、李斯。
马融与卢植、郑玄。
哪一个不是弟子无数,桃李天下,教化万人。
自己也应该向先贤学习啊。
囡囡年纪还小,苏毅却是正好,天资也极为出色,正是最好的人选。
王绪轻轻咳嗽几声,将衣袍摆正,坐起身来。
小心的将手中纸张叠好,放在怀中,与崔峰的信一起。
看向苏毅,语气郑重。
“第三个问题,汝可愿拜吾为师?”
苏毅双眼圆瞪,好似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的话,下意识误以为幻听的甩了甩耳朵。
“夫子,您说?”
“吾说,汝可愿拜吾为师?”
苏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狠狠的磕了三个响头。
看向王绪,眼中再度流出泪水。
和之前的急切不同,这次是感激与委屈。
“夫子...学生只是微末儒士,家中亦属寒门,夫子的束脩之礼实属困难。”
“多谢夫子的看重赞赏,我...”
“吾何时说需要汝的束脩?既然磕了头,这拜师吾也是认下了,去铺子中桌案旁第三个抽屉,取出最上面的纸。”
见苏毅快步离开,李玟清才不轻不重的点了王绪一眼。
经过眼神的对视,王绪才好笑的摇摇头。
李玟清是觉得自己刚才与苏毅的对话太古板,完全听不懂,示意自己说一些白话。
对着李玟清示意明白后,从赶回的苏毅手中接过纸张。
“苏毅,从今日起,你就是我门下弟子。”
“在你之前,我还有一徒弟,比你先入门,你当称大师姐。”
苏毅也是点点头,恭敬起身,对着李玟清鞠躬行礼。
“苏毅见过大师姐,还望师姐多多关照,万分海涵。”
李玟清微微侧身躲开,手中的冰澌剑指向后院的门口,冰冷道:“我不是你师姐,她才是。”
苏毅知道自己认错,尴尬的赔礼后,转头看去。
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幼童,手中拿着蛐蛐不断的挥舞。
见苏毅看自己,囡囡将蛐蛐一丢。
小手插在腰间,道:“师弟,还不快来见过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