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措手不及

作者:随风1|发布时间:2025-02-10 23:26|字数:2002

  赵牧原手下的士兵刚刚恢复阵型,便完全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而最要命的是,徐逸辰的目标,不是正面对抗,而是直接逼近赵牧原本身。

  赵牧原终于察觉不妙,他握紧长刀,扭转迎战。

  然而,徐逸辰却未曾拔剑,只是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势在必得的笑意。

  他只是站在赵输牧面前,眼神平静,淡淡道:“赵公子,你输了。”

  赵牧原脸色复杂,手中的长刀微微颤抖,最终,他苦笑一声,放下了武器。

  “……是我大意了。”

  “还没到,你居然玩起了这等声东击西的计策。”

  说到最后,赵牧原抿了抿嘴,语气中带着几分心服口服。

  兵贵神速,出奇制胜,这规矩也是被徐逸辰给摸了个透彻。

  “战场之上,若主人都按兵书行军,那胜负便只是纸上谈兵。”

  “你之所以失败,并不是策略不行,而是……你太自信了。”

  徐逸辰微微一笑,淡淡开口说道,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

  听到这话,赵牧原沉默片刻,随后朗声笑起来:“哈!有趣!”

  “徐逸辰,今日一战,你虽胜我,但天下之局,未必总是你能占先。”

  “不过……若有一日,你真的能立于巅峰。”

  赵牧原眯起眼睛,上前一步,低声开口说道:“我赵牧原,愿追随左右。”

  整个场哗然!

  兵部尚书赵长庚深深地看了徐逸辰一眼,嘴角瞥见淡淡的笑意。

  “这个庶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深知自家儿子是何等的倔脾气,当初刚及冠被丢进军队时,被那群老油条打的鼻青脸肿,可都没服输过一次。

  但现如今……居然主动向徐逸辰服了软?

  赵牧原的归顺,让众人始料未及。

  这场兵法之战,徐逸辰居然不仅能够取胜,还收服了一位未来的战神。

  站在远处的徐鸿文,眯起眼睛,目光幽深。

  而皇帝端坐龙椅,眼神悠远深沉,手指轻轻敲击龙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不怒自威:“此战,徐逸辰胜。”

  相比诗文辩论的文采飞扬与兵法对战的热厮杀,机关术的比拼倒是显得机巧了许多。

  这是一向工部最擅长的领域,涉及水利、城防、武器、农耕等实用之学。

  需要往往过去的学识与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机关发明。

  在场众人皆以为,这一战理应是工部尚书或工部能工巧匠的天下。

  但当参赛者名单公布时,众人都微微一愣。

  代表大盛出战的,不是工部官员,而是徐鸿文。

  消息传出,朝堂众人议论纷纷。

  “机关术是工部最精湛的学问,他一个地方官员,又怎能比得上工部的巧匠?”

  “可别忘了,徐鸿文这些年在地方做官,一向有政绩,说不定真有些本事。”

  “呵,机关术可不是说说上面,若是没什么真本事,怕是要当场出丑。”

  “什么机关术,无非是些奇技淫巧罢了。”

  “那徐鸿文若当真将心思都放在钻研这玩意儿上,本官才要嘲笑他呢!”

  “你这是什么话,机关术可是工部的得意之作……”

  但不管议论如何,徐鸿文神色从容,徐步走上演武场,拱手向姜武越行礼,缓缓开口说道:“大盛之立,根基在民。”

  徐鸿文抬眼,语气平稳,声音虽然不高,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臣这些年外放为官,游历地方,遍访民生,深知百姓疾苦。”

  “有一件事,想来诸位大人未曾亲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微微一顿,目光扫向众位身居庙堂的文臣武将,神色中带着几分郑重其事:“我等身在庙堂之上,可曾亲眼见过百姓耕作之难?”

  听到徐鸿文这话,文官们愣了一下,彼此交换眼神,一时间竟无人作答。

  确实,他们熟读诗书,饱览治国之策,但真正亲身体验过民耕之难的,还有几人?

  “贫瘠之地,锄下三遍,方能松土。”

  “农家汉子,一日弯腰千次,只为填饱一家老小。”

  “天灾若至,刹刻之间,家无余粮。”

  徐鸿文神色未变,继续开口说道:“农耕辛苦,吾等身在庙堂,理应为民解忧。”

  他抬手示范,右边的侍从马上呈现出一件形制独特的农具。

  那是一种全新的耕作器械,比同类的锄犁更为精巧,通体以金属铸造,机轴设计独特,居然带着一个可以借助推力自行翻土的装置。

  看到这东西,姜武越不由得微微一愣,身旁的工部尚书更是瞪大了眼睛,朝着前方细细的看着。

  “此为何物?”

  姜武越打量了片刻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兴趣。

  似乎是看出来了姜武越神色中的兴趣,徐鸿文微微一笑,沉声开口说道:“回陛下,这乃新式翻土犁。”

  “此犁机轴特制,可利用推力自行翻土。”

  “较之其他农犁,省力三分之一,效率提升近一倍。”

  “此器之法,乃臣于地方著作之时,见农家耕作艰难,遂以民间工匠为助,批量而成。”

  话音落下,整个演武场瞬间寂静。

  所有人都在瞪大了眼睛瞧着这款翻土犁,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这可能不是花架子,而是真正能改善百姓生活的发明!

  一名工部官员更是连忙上前,亲自检查,越看越震惊:“这……此物若能推广,天下农耕必事半功倍!”

  就连工部尚书曹庆达也满脸惊讶,他身为机关术最高权威,却未曾想过农具还能如此改良。

  “臣斗胆一问,徐公子可曾用过此物?”

  曹庆达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臣早已于地方试验,已在农田中推广,凡使用者,无不称赞。”

  “若不是有所成效,绝不会轻易呈给陛下。”

  徐鸿文微微颔首坦然答道,神色中尽是势在必得。

  这下,众人的神色都变了。

  这并非夸夸其谈,而是真正经过验证的发明。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