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催婚潮下的婚姻迷局:当代女性的两难抉择》

作者:李翊轩言|发布时间:2025-04-08 10:53|字数:1700

  临近年底,职场人不仅要忙着冲刺业绩,催婚带来的焦虑也如影随形。

  又长了一岁,却依然没能带对象回家。

  同事Amy跟我们分享了她去年春节回家的“特殊经历”。

  刚一进门,奶奶就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念叨:

  “又大了一岁,别光顾着工作,你都29岁了,别太挑啦,早点找个男人嫁了,别让爸妈等着急。”

  小姨更是热心肠,从年初二到年初七,五天时间安排了五场相亲。

  一天一个样,简直像在开相亲展销会。

  爸妈也时不时和她谈心施压:

  “你知道吗?你小学同桌上周生二胎了,8斤2两的大胖小子。

  隔壁张阿姨的女婿可有出息了,在市里给她买了套房,听说要两百多万呢!

  闺女呀,趁我和你爸身体还硬朗,早点结婚生孩子,我们还能帮你带带。”

  据统计,中国近七成未婚成年女性都被催过婚。

  27—34岁的单身女性更是占到了85%,这群人被贴上“剩女”的标签。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剩女”并非结不了婚,而是不愿意将就。

  对她们而言,婚姻未必能带来更好的体验,相比之下,单身生活反而更自由、更舒适。

  一个人吃麻辣烫,不仅能吃饱,还少了两人烛光晚餐时可能出现的尴尬。

  高质量的独处,远比低质量的结合更让人身心愉悦。毕竟,结婚应该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而非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

  婚姻诞生于私有制社会,男性作为私有制社会的主体,将女性视为财产,这便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根源。

  在那个时代,婚姻是束缚女性的工具,男性从中获益。

  女性虽得到庇护,却要承担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等诸多责任,怎么看都是亏本买卖。

  古代女性结婚,是为了找个依靠,摆脱他人的指指点点,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失去自由,尊严和脸面也荡然无存。

  即便到了现代,仍有一些直男癌把女性当作“生育工具”。

  理所当然的觉得找老婆就是为了生儿子,甚至还理直气壮地问:“不然花钱养她有什么用?”

  照这个逻辑,如果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试管婴儿甚至代孕岂不是更方便,结婚反而显得麻烦又浪费。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愿意结婚了?”

  一个高赞回答十分扎心:感觉不划算。

  结婚后,要给男方家当免费保姆,受婆婆的气,花自己的钱还遭人指责,还要补贴公婆家用。

  生了孩子后,基本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还得跟男方姓。

  在这段婚姻里,女方到底得到了什么?花钱买罪受,干了一堆活还被嫌弃,有苦说不出。

  原本理想的婚姻是“你负责貌美如花,他负责赚钱养家”。

  婚后却变成了“他拉完屎,你还得给他擦屁股”,这样的婚姻,意义何在?

  我们经常听到已婚女性抱怨:

  本以为婚后生活会更好,没想到却更糟,还不如一个人过。

  我学姐贾玲玲就是典型例子。

  她在事业巅峰期嫁给孙志浩,甚至息影退圈当家庭主妇,结果大好年华被荒废。

  婆婆刁难,丈夫出轨家暴,孩子被抢走,最后净身出户才拿回抚养权。

  而林泽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他把贾玲玲宠上了天,视她与前夫的孩子如己出,不仅让贾玲玲在43岁依然光彩照人,还助力她迎来事业第二春。

  贾玲玲提到林泽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人在综艺节目中大撒狗粮,这在她第一段婚姻中是难以想象的。

  同样是结婚,嫁错人如同在渡劫,嫁对人则每天都像过情人节。

  爱情可以脱离生活谈,但婚姻不行,婚姻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如果婚姻不能带来幸福,那又何必踏入这个围城?

  从贾玲玲的经历可以看出,幸福的婚姻具有以下特质:

  1.相互尊重: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被伴侣及其家人尊重和认可,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2.三观一致:双方在经济上保持独立,拥有平等的婚姻观,拒绝大男子主义,同时恪守家庭底线,不做破坏家庭和睦的事。

  3.共同分担:遇到事情及时沟通,做决定前充分商议。无论是家务还是工作,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把对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4.拓宽交际圈:好的伴侣能让生活更充实有趣,带你融入他的圈子,介绍给亲朋好友,一起尝试新鲜事物,共同成长进步。

  要知道,结婚意味着未来的生活多了一个人参与,既然要共度余生,就必须精心挑选伴侣。

  剩女也可以是个褒义词,她们足够优秀,所以要求更高,思考更多。

  晚一点恋爱结婚并非坏事,属于自己的感情,迟早会到来。

  结不结婚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婚应该是因为婚姻能让自己比单身更幸福快乐,否则,又何必踏入婚姻的殿堂?

  [全文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