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春节从长沙回深圳,我要坐绿皮火车,老婆坚持坐高铁。我把手机上显示的车次和价目表,展示给她看并提醒她,同样回深圳,坐高铁要比坐绿皮火车贵3倍多。
老婆反诘我,坐绿皮火车到深圳的耗时也是坐高铁的3倍多,你怎么不考虑?我说,我们都是退了休的闲人,你又不赶趟要急着回家,你急啥急?
老婆又反诘我,坐高铁耗时少不说,人也要舒服许多呀。上年纪了还不享受下,省下的钱又不能带到棺材里去,干嘛要去挤绿皮慢车,满车厢的人,气味熏天。
我也不让她,我说绿皮火车只是慢些,虽人多但也热闹许多,和车上的各色人等交流聊天,多惬意。还可以更广泛的了解些天南地北的情况,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
那好你返朴归真去坐你的绿皮慢车,去了解更多的风俗民情吧。我想清净清净,不好奇那些人间闲话世上八卦。老婆打断我的话。
于是道不同,不足与之谋,我给老婆买了张回深圳的高铁票,我则买了张回深圳的绿皮火车票,在长沙我和老婆便“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们分道扬镳了。
我这人,这辈子怕真正是穷怕了昨地,似乎一辈子都是金钱的奴隶,凡事都爱从金钱上与自己较真。如今并非当初做儿女,上学读书,下乡当知青的岁月光景了,每个月的退休费也足够自己挥霍的。
但生成的穷苦命,就是这般羁绊着自己对金钱的支配,就是这样时时制约着自己的消费观念。坐了几次飞机后,我便完全消弥了对坐飞机的兴趣。除了机票贵之外,还因路途赶飞机及在机场,被烦心的误机误点数次的通知打扰,烦透了心思,搞晕了头脑。
我心里还仔细盘算过,这坐飞机比之坐火车,也并不快捷到哪儿去呀,甚至坐高铁比坐飞机还要快些呢。
退休前那会儿因受限时间的关系,总是来回坐高铁,高铁不像飞机那样有时误机误点,也不要提早至少一小时左右,去赶往机场候机。而且高铁上车厢宽敞,人员疏朗,窗明几净,座椅舒适。往往两三个小时看看手机,浏览下窗外呼啸而过的风景,小憩一会打个盹,便被告知目的地到啦。
现在退休了,人闲了下来,每每坐在高铁上,还未享受尽意,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
我倒是更加怀念过去的大半辈子,曾坐过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绿皮火车了。卧铺也好,座位也罢,有时还因急忙赶车,买张站票,一站就是数站,好几个小时呢,腿麻脚涨,腰酸背痛,哪哪都不舒服。但那时年青,下车后活动活动筋骨,又气血两旺,弹跳如脱兔。
坐在绿皮火车上,听着列车的车轮磨擦着铁轨,发出急促而有节奏的咣当声,就像前行路上奏响的美妙乐曲。挤压车窗按纽,费力向上推开车窗,可以看着一掠而过的车窗外那连绵的群山,广袤的田园和源远的河流,还有一处处繁华的城市和渺远的乡村,心里别提有多畅快。
那是对壮丽山河的深情遥望,那是对过往岁月的绵长联想,那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那是对自己生活主场得意和失意的彻悟和评判。
那情那景竟然让你对自己在人世间遭际的荣辱毁誉,酸甜苦辣,都随绿皮火车车头冒出的滚滚白烟而飘散远逝,那情那景又总把你对父母儿女的牵挂从遥远的城市和乡村,拉回到泪眼朦胧的近前。那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心头。”
二、
回忆坐绿皮火车那些难忘的过往细节,更让人不能忘怀的是当知青下乡那会儿的蹉跎岁月。
那时候在上山下乡时代潮流裹挟下,一颗年青而懵懵懂懂的心被政治热情牵引着,激动狂燥。恨不得立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身边唠叨的父母,脚不沾地,身展双翼飞到那被神话得如天堂般的广阔天地。
当胸戴红花,手捧毛主席语录,挤进人潮汹汹的绿皮火车的车厢后,当听着绿皮火车车轮磨擦着铁轨的咣当声,一股巨大的离愁别绪袭来时,才隐隐感到未来的渺茫和未知的恐惧,竟然如同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朝自己罩了下来。
下到遥远偏僻贫穷落后的山乡后,白天我们在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垦田开荒,上山下湖砍柴打草而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不得空闲。
夜晚在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我们用碘酒红药水擦抹手脚磨穿的水泡,挑出掌心刺进的芒刺,写信向父母亲诉苦,写日记向上天祷告。我们才认真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近步从头越”的深刻含义。
我下乡的地方虽偏远,但离我们那六七里的地方,却有一条湘黔铁路。每每轰隆的火车声,总是从遥远的地方呼啸着传到我们的耳边。
我们的心头立时就浮现出一列列绿皮火车奔驰的画面,我们想望着置身绿皮火车厢,那拥挤而热闹的情景。
绿皮火车,既勾起了我们对家乡,对父母子妹的无尽思念,又唤起我们对渺远城市,对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怀想。
随着不断传来绿皮火车的鸣笛声,我们时时幻想时光快快流逝。等冬雪飘飞,冰天冻地的年头岁尾,我们就能踏上弯弯的小路,蹒跚着翻山越岭,去到我们早已心仪的铁路旁的小车站。
等候一天仅仅只有一趟绿皮火车停靠的时刻,想尽办法,那怕翻越车窗也要钻进绿皮车厢里。毕竟我们终于可以回到城里去,回到父母子妹们身旁,同亲人们一起过上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了。
那时,我们穷尽一年的辛劳,所挣的工分,大多情况下分不到一年的口粮。没有办法,我们也常常在打饥荒时,溜回城里死气白赖地去啃父母。当然父母他们自己的日子,也是紧巴巴的。
他们不多的工资和十分见绌的计划粮油,哪经得我们下乡插队后,变得口腹如牛的知青儿女,啃上十天半个月呢?于是一张绿皮慢火车票钱,一旦交到你手中后,逐客令便鲜明而形象起来。
那时节手握着父母给的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和汗津津的钢崩,有几个男知青会去窗口,购票回乡下呢?往往我们从早已谙熟的车站扳道工,列检员进出的小门,忐忑着混进车站。
然后仔细听车站广播,再找准开往自己下乡地方的绿皮火车,停靠的轨道站台,瞅准列车员要收起车门踏板时,装出十万火急的样子混进车厢。
我们上得车来却并未放松下来,遂连忙找到空位坐下来,或车厢衔接处侧身站着。
这时,你得压低帽沿,用围巾遮住口鼻,再不就扯展衣领,围住半张紧张却故作轻松的脸膛。好像电影中搞地下碟战工作的人一样,只盼着咣当一声,绿皮火车一声呼啸,便匆匆离开车站站台,朝前方飞奔而去。那时候似乎只有绿皮火车的鸣笛声,能松驰着我们逃票而紧张的心绪,仿佛只要绿皮火车呜着汽笛,呼啸着不喘粗气慢慢停下来,我们就有希望,回到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乡下。
可是往往我们逃票乘坐的绿皮火车,又总是呼啸着风驰向前的时间太过短暂。大多数时候,绿皮火车呼啸几声后,就喘着长长的粗气又到了,一个要上下旅客的小车站了。
毕竟那时的绿皮慢车,它须每个小小的车站都要停靠。这时因刚刚查验票而将被驱赶下车的我们,就会被列车员或车上的乘警,喝斥着赶下车来。
虽然每每列车员查验车票时,我们思想斗争也异常激烈,捏着皱巴巴并浸透汗水的车票钱,思量要不要补张车票算啦,补了车票就安生了。
但补了车票下车后,我们就住不起小旅馆啦,而只能睡在小车站冰冷的长条凳子上,忍饥挨饿受冻整整一个晚上。
况且第二天,还只能饿着肚皮,走回下乡的生产队或知青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是想办法硬抗吧,硬抗若过关了,可省下那几个可怜的车票钱呀。当然硬抗的办法只有一个,这节车厢被撵下来,趁着要开车的那一刻,又从另一节车厢混上车。
许多的时候结果并不顺意,被撵下车后,流落在一个寂聊荒凉的小车站,那就只好饿着肚子挨着冻,睡车站的冷板凳啦。而且第二天,在这个寂聊荒凉的小车站,又要寻机再逃票,溜上另一趟绿皮火车。口袋里那几张皱巴巴的车票钱,不到万一,是万不可动用的,万一这趟回乡之路极其不顺呢?
当然逃票数次后,我们虽仍是绿皮火车的不速之客,但逃票的窘境却大有改观。一是我们回城时偷偷配制了列车的三角钥匙,刚好派上用场。
当列车员要查验票的前一刻,我们便迅速地用三角钥匙打开了厕所的顶棚,匆匆爬上去,屏声敛气地憋屈在顶棚那狭小的空间,听自己呯呯的心跳声而不能自已。
估计查票时间大约过去了,再从厕所顶棚上溜下来,走出厕所,抻衣扯裤装如厕一般。二是逃票次数多了,知青们在列车员和乘警面前混了个脸熟。一包烟,两句好话,套三分近乎也就把查票一关蒙混过去啦。
那年头谁家没有下乡知青呢,列车员和乘警大多也同情知青,对逃票的知青司空见惯,他们恻隐心一动,我们逃票的知青,那一次就能稳稳当当,心安理得坐一次不要钱的绿皮火车了。
三、
下乡逃票的年月,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绿皮火车上三毛钱一份的饭菜,总是情有独钟。
那洁白的盘子里,盛着一窝白生生冒着热气的米饭,米饭一边是一勺香喷喷油淋淋,伴着浓浓汤汁的菜肴。或几片肥瘦相间的溜猪肉,或几块白生生的豆腐夹着鲜红透亮的辣椒丝,几根绿莹莹脆嫩嫩的青菜放在有点荤腥的菜肴边。
每每我们一盘啖尽净,又来一盘,盘子几乎要舔得干干净净,让餐车服务员也省去了他们洗涮饭碟的功夫。车票我们斗着法的逃,购买这盘美食的三毛钱,却无论如何不能省却。
不知为何,如今不管是高铁上一盘包装精美,售价近五十块钱左右的饭菜,还是仍奔驰在普通线路上的绿皮火车上,售价二十块钱左右的饭菜都不怎么好吃。
比之我们那会下乡时,在绿皮火车上,站着大口吞吃的三毛钱一盘的饭菜,味道之差真的难以言传。是现在自身生活好啦,口味挑剔啦,还是现今列车餐车上的大师傅手艺,比过去餐车大师傅的手艺差了呢?这还真不好说。
过去绿皮火车上的餐食供应,十分红火。每到用餐时,旅客们几乎是人手一餐盘,或坐或站,吃得有滋有味,十分尽兴。
但如今每每到了用餐时分,列车员费力地推着小餐车,在各车厢来来回回,推销叫卖,用餐的旅客却并不热衷。以至一轮又一轮后,盒饭价格调了两三次,到最后列车员竟不得不卖力兜售起来。
他们叫喊着:最后一轮盒饭供应啦,剩下几盒,每盒只要十元钱,要吃饭的要快呀!这时有些旅客才稍作迟顿后,交钱取饭。毕竟对他们而言,十元一盒饭菜用来充充饥,还是蛮划算的。
更多的旅客则是自己带有方便面,牛奶面包蛋糕之类,或冲或泡或干啃,鼻涕掉嘴里,各吃各的。
唉,现如今不管是在豪华干净的高铁车厢,还是在拥挤邋遢的绿皮火车厢里,连用餐的体验,居然也时过境迁,大不如前了。
说句实在话,我真正感觉现如今除呼啸而过,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外,即便是绿皮慢车也普遍比改革开放前的特快、直快的列车要快许多。
而且大多列车的时间调度也合理许多,朝发夕至或夜行晓达的列车占比大大提高了。即便不能朝发夕至或夜行晓达,如今的火车也大多在笔直的铁轨上呼啸飞奔,转瞬即到,很少有过去因坐列车时间长,而腿脚肿胀的现象了。
像从广州至西藏拉萨那趟火车,跨越遥遥一万多里,中途几乎是看遍祖国的大好山河,阅尽华夏的万紫千红,甚至历经江河湖海的寒暑交替,但也仅仅只要两天两夜的时间,呼啸飞驰的列车,就把你从南海之滨,送上了青藏高原。
当然更神奇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几乎会惊掉你的下巴。所谓的沿海八纵通道、京沪通道、京港澳通道、京昆通道、呼南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还有所谓的八横通道,数不胜数。
站在北京西站售票大厅,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前,你眼花缭乱之后,真有一种列车呼啸山海过,一日穿越万千城的感慨。
而且,过去那种远隔千山万水,远在千里万里之遥的深山老林,河湖江海都通上了高铁,再不济也通上了绿皮火车。况且各地修建铁路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铁路里程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一日千里,飞速增长。万里山河的铁路布局,如同一张纵横交错的巨网,在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密布延伸,无所不到。
四、
当然,乘坐绿皮火车在我记忆中,除去知青逃票的体验和大口啖食三毛钱一碟饭菜的回味,还有许多我不曾忘记的深刻体验,每每回忆,仍是满满的况味。1999年,一次乘坐绿皮火车从上海回长沙的经历,最是难忘。
那次我带着我三岁的女儿和同事们在上海、苏州玩了几天后返回长沙。时逢暑假根本买不到火车票,好不容易,热心的同事,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跟我们一行数人,每人买了张站票。
可怜的天呀,从上海下午四点登上那趟所谓的直快车,到长沙也要第二天下午四点才能到达,整整一天一夜,24小时的站程。
而且那趟车厢人满为患,连过道厕所都挤满了人,每节整厢都是如此,像沙丁鱼罐头,挤挤挨挨,绝无空地。
有人要上厕所,厕所里的人须暂时挤出来,等人上完厕所,再蹩进臭气熏天的厕所落脚。过道更是十分艰难,人们经过须侧身抬腿,脸挨脸,身贴身,相互对喘粗气。
我那个热心的同事笑着对我说,老齐,这种情况我早有预判,所以我带了一卷报纸,等下我在三人座椅下铺上报纸,你带着女儿倦缩在座椅下憋屈一晚吧,你个子小,这个便宜只能你占啦,嘿嘿。
就这样,在这位细心又虑及周到的同行帮助下,我和女儿躺到了三人座椅下去了。座席上的旅客见我带着小孩子,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而且还好心地将他们的脚,尽可能朝前伸,而不是往座位下蹬。
那时车厢没有空调一说,车厢顶的电扇摇头转脑摆过不停,车窗也全部洞开,尽管如此,满车厢的人仍汗流浃背,酷热难当。
我和女儿倦缩躺在别人的座椅下,刚开始女儿还蛮新奇,但一会就直呼太热了,受不了啦,大声喊叫,爸爸,还是出去站着吧。
我心痛极了,一边为女儿用毛巾拭汗,一边用折叠的报纸为女儿扇风,并轻轻啍着眠歌,催眠女儿的睡意。
后半夜那趟绿皮列车呼啸着夜风,咣当咣当磨擦着铁轨的巨大声响,竟然把女儿送进了沉沉的睡梦。
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伴着列车和夜风的呼啸,听着车轮磨擦铁轨咣当而有节奏的声响,我思接千里,遐想无边。
那晚在那趟呼啸飞奔的绿皮火车厢里,我心中涌上一股对女儿歉疚之意的同时,我也定下今后出行的执念,如若今后再出远门买不到卧铺票,我决计不再买站票,乘坐这劳什子的绿皮火车,折磨自己。
然而三十年倏忽而过,春节前在去湖南怀化旅行的征途中,我竟抱着跃跃一试的好奇心坐了趟不是站票的绿皮火车。
这是一趟带有公益性的区间慢车,这趟列车名为7266/7265次,是从怀化和澧县对开的绿皮火车。
它呼啸着飞奔在十里八乡的区间,它慢腾腾喘着粗气,每隔不到十里八里的沿途小站,它都要深情的停留,它迎送着上下赶场迎圩,去交易家乡土特产的百姓,和四方就近走亲及短途旅游的乘客。
这是由湖南湘西怀化,开往湘西澧县,每天往返一趟的绿皮火车。早晨6.50从怀化站开出,沿途经过湘西的麻阳、吉首、张家界、慈利和许多沿线的小地方,下午三点又从澧县开出,接送沿途各个站点返程的旅客。
这趟长长的绿皮火车,仿佛是一处长长的街市。
从沿途各小站奔踊上车的各色山民们,肩挑背驮,头顶手提,绳牵鞭赶,把自家山涧,田垄坡洼出产的豆麦稻菽,瓜果菜蔬,山珍水禽,干货时鲜,牛羊猪鸭,从站台上运送进各节车厢。
一进车厢他们便从肩头背部御下竹担背篓,或找空位坐下,或在车厢过道,寻觅不碍行走的地方安置下来。
这些买卖货物的沿途旅客,他们上车安置好货物后,就一手拿着称盘称竿,一手提搂着自己待售的各什特产,把各个车厢当作卖货的市场,低声壮气地叫卖着。
或看中了另外卖货人手中有自家需求的货物,他们也讨价还价将对方手中的货物买下。虽是实打实的交易,但却是他们在列车上一次赴市场买卖前的预演。一时间车厢过道,你来我往,充满浓郁的市场气息。
列车员也加入了车厢的市井,除了询价买卖,他们还查验补票,同时他们还亲切友好地维护疏通车厢内的秩序,保证父老乡亲们的繁忙交易。
“这位同志,称两斤吧,这是我自家种的麻阳冰糖橘,全是家肥栽培的,没打过农药,个大味甜,水份充足,比市场商店卖的假冒麻阳冰糖橘要正宗呀,你先尝尝。”一位山民正沿车厢兜售自己背篓里的冰糖橘。
他对座席上一位戴眼镜的旅客边说着,边用他那满是青筋暴突的手,掰开一只红艳艳,鲜澄澄的冰糖橘,递给座席上的旅客们,这个半边,那个一瓣,让他们尝鲜。
尽管那金黄的果汁,从他那黑黑的指甲缝中流淌着,车上的旅客似乎并不嫌弃他,不太卫生的推销。而是接过那他那满是虔诚笑靥,十分恭敬递来的冰糖橘,放一瓣入口。立刻他们口舌生津,香甜浸润,五脏六腑都被甜蜜所濡染,真正是在品尝生活的清甜呢。
“这位大哥,来一把我今早才从院里香椿树上,掐尖的嫩香椿吧,你看香椿的根芽还在冒着汁水呢。回去洗洗烫烫切碎,打两三个鸡蛋,煎一盘香椿蛋,放一勺红剁椒,送饭香喷喷呢,你闻闻!”说着那头缠着带银饰布帕的老大娘,从背篓中抽出两三把红中泛绿,嫩生生的香椿叶,摆到你座位前的茶几上,让你挑选。她亦不忙议价,二不忙收钱,就径直朝另一座席走去,继续兜售她的嫩香椿叶去啦。
“这位城里的大姐哟,你好气质呀,带一把我昨天下午刚从山上采的嫩竹笋回去把。趁新鲜炒肉片溜肉丝,那可是无比的美味山珍呀。”说着那早已做了祖母的老人,将一大把竹笋递放在,一位看上去的确有几分气质,打扮非常精致干练的城里中年妇女,座位前的茶几上。
那位城里的中年妇人,也笑吟吟地望了望眼前,连皱纹里都绽放着笑容的矮小老人。看着她背着一背篓齐整整,末捎还顶着两片嫰竹叶的嫩笋说:“老人家,家里还有什么人,恁大岁数还上山拔笋出来卖呀?”
“啥子办法,我满崽去长沙做厨师去了,他堂哥也去长沙打工去啦。撇家里两个上学的孙儿孙女,要照顾啦。孙儿孙女上学去啦,我便抽空去屋后竹山拔点小笋,去吉首城里卖,能挣两个算两个,好帮衬家用啊。”老人咂咂扁嘴,扯出一丝笑颜对那位城里中年妇女说。
“那这一把小笋要卖几个钱呀,老人家?”
“看着给吧,三五块不嫌多,两三块不嫌少呀,车上卖一把少一把,背着也没那么重呀,这一背篓有30多斤呢。”说着老人接过那位城里中年妇女递来的5块钱,千恩万谢地朝另一节车厢走去。
那位城里的中年妇女,刚把老人放在茶几上的一大把嫩竹笋,放进自己的挎包。又有一位佝偻着腰的老汉,拎着两个还带着黄泥的凉薯走了过来。
“大妹子,买两个凉薯吧,黄泥地里挖的,脆甜脆甜,做菜或生吃都好呀!”
“哦,老哥,我拎不动了,包也装不下啦,不要啦,不要啦,您赶紧去前面车厢卖吧,实在对不住哦!”
“冒事,冒事,冒什么对不住的。”那位卖凉薯的老人佝偻着腰,提搂着连在一根藤上的两个硕大的凉薯,蹒跚走向另一节车厢去。
“王老汉,你还没买票吧?”这时从另一节车厢走过来一男乘务员,对弯腰卖凉薯的老汉问询道。
“不会少你的车票钱,卖完手里这一串凉薯就够车票钱了,小邓!”
“好呀,快去卖吧,吉首站快要到啦,记得下车哦,下午两点半要记得搭回去的车呀,赶不上就只好在吉首歇一晚啦!”那个被卖黄土凉薯老汉称着“小邓”的列车员,显然已和车上买卖的旅客,混得十分脸熟,他满脸含笑地提醒着他口中的“王老汉”。
五、
这趟绿皮火车,每节车厢气氛和谐,场面温馨,没有城管的呵斥叫喊,没有小贩的奔跑躲藏。车厢里旅客们除眼睛逡巡着,在车厢中叫卖的各什土特产,干货时鲜的小贩外,或望着窗外掠过的画山秀水,青树翠竹,或笑淡着兴趣的话题,或闭眼瞌睡,或喝茶品茗,或听列车咣当呼啸,整列绿皮火车厢都呈现出,一派熙熙乐乐的情景。
我询问被称着“小邓”的列车员,小邓告诉我,这趟绿皮车是怀化铁路局,专门安排的一趟亲民火车。
从怀化和澧县相互对开,怀化的车早晨6点多开出,澧县的车也是同一时间点开出,在时间上充分考虑方便沿途每一个小站上下的父老乡亲,去到沿途的市县集镇,采买采卖自家的土特产,时鲜瓜果蔬菜和畜产鲜活。
小邓还告诉我,列车的后两节车厢撤去了座椅,专门用来做提供贩运牛羊猪鸭和水产鱼虾的转运和交易的场所。沿途山民们,一是上了车,就可以在车上买卖交易。
这极大地盘活了沿途父老乡亲们的经济生活,让他们家中的农产品和蓄牧牛羊水产鱼虾,能及时快速地得以流通买卖。
小邓还告诉我,这两趟对开的车,车票售价极其便宜,在每一区间小站上车,只要五元钱左右的车票钱。可尽管车票这样便宜,这趟列车在启运的当初,也还有逃票的现象。
山区交通不便利,这里的乡邻们经济状况普遍窘迫,即使区区几元钱有时也掏不出。沿途家家户户守着青山绿水,出产着丰饶富足的土特产,时鲜瓜果菜蔬就是卖不出去,变不了现钱。
长此以往,这里的乡邻也就游手好闲,懒惰油滑,打架斗殴,打牌赌博,甚至是自家的责任田都撂荒不种。这两趟绿皮火车一对开,慢慢引导着乡邻们将家中的土特产,加快流通售卖变现,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于是上山下河,种植采撷,编筐织篓,精耕细作,各种山珍水禽,各种干货时鲜,各种工艺编织都应市供给。经济盘活的同时,这里的人们也一改过去懒散偷闲的习惯,个个开始勤奋智慧起来。
小邓告诉我说,你刚看到的那个王老汉其实才50多岁,他的腰是前年春天为了捡寒菌摔下山摔折的。
现在正好又是检寒菌的大好季节,一斤野寒菌一百多元,遇到好的时候一天检三五斤也有可能,能卖五六百块钱呢。
还有挖冬笋,采野菜,做艾粑,磨米粉……小邓越说越兴奋,似乎在他眼前正出现藤蔓绕青树,翠竹摇綠枝,人们在树根处检寒菌,在竹叶下挖嫩笋,在田间采野菜的热烈场景。
小邓还告诉我,像类似的公益列车,现在各个地方的铁路局,几乎都在交通欠便利而物产却丰盛,风景虽秀美,地域却险远的地方调度开行了一两趟。列车完全就是从方便沿途百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增设的。
列车的时间调度,车票订价也完全亲民接地气,这很受列车沿线的百姓和旅客们欢迎和称赞。
小邓舒心俏皮地笑着总结道:“人民的列车为人民嘛!”小邓还说尽管这些绿皮火车呼啸奔驰的时间短,喘粗气停顿的时间多,十分钟不到,就要在十里八乡的每个小站,停留三五分钟。但整节列车既为沿途百姓,提供了一个流动买卖交易的临时场所,也极大地方便了沿途旅客的交通出行。
周一和周末,还十分便利沿途上下学的孩子们,去学校或回家中。况且学生们还一律只收半价的车票钱,最便宜的车票只要一块钱。
这时车厢广播员正播音提醒乘客,吉首站到了。于是小邓乐呵呵急匆匆去开车门了,满车肩挑背扛拎着山货,牵着牛羊,赶着猪鸭,搬运鱼虾的乡邻们,便鱼惯涌往车门,准备下车去吉首的各大街市。他们正满怀希望,准备将手中的山货特产,畜牧牛羊变成一把把红红绿绿的钞票。
于是这趟奔驰在山乡老百姓之中的亲民火车,深情款款喘着粗气,御下了一拨充满希望的父老乡亲。然后它又呼啸着吐出白烟,满怀殷殷笑意地搭载着一拨,怀揣梦想的乡邻百姓,徐徐上路。
这趟亲民的绿皮火车,呼啸着山涧的清风,沐浴着头顶灿烂的阳光,在咣当着响的长长铁轨上,奔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