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伯温进来,放下奏折,抬头问道:“伯温啊,太子那边的事情处理得如何了?”
刘伯温躬身行礼,恭敬地答道:“回皇上,太子殿下英明果决,已将王谟革职查办,现已收押天牢,等候皇上圣裁。”
他略微一顿,观察着朱元璋的神色,又补充道:“臣已将所有证词和相关文书整理成册,呈给太子殿下过目了,太子殿下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断。”
他从袖中取出另一份卷轴,双手呈上。
朱元璋接过卷轴,展开细看。
看完后,将卷轴放在案上,抚须说道:“嗯,太子处理得当,不枉朕一番教导。”
他眼中闪过欣慰,随即又问道:“朝中其他官员可有什么异动?”
刘伯温略一沉吟,答道:“回皇上,其他官员暂无其他动向,臣以为……”
他说到此处,微微一顿,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
朱元璋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片刻之后,朱元璋突然转移话题,神情凝重地问道:“伯温啊,你觉得太子如何?”
刘伯温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个敏感的问题,于是更加谨慎地回答:“太子殿下仁慈孝顺,聪慧过人,深得皇上真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处理王谟一案,也展现了太子殿下的决断力。”他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字斟句酌,不敢有丝毫差池。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刘伯温,望着御花园的景色,缓缓说道:“是啊,太子仁厚,只是这储君之位……”
刘伯温屏住呼吸,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他恭敬地答道:“储君之事,事关国本,还需皇上圣裁。”
他低着头,不敢直视朱元璋。
朱元璋沉默良久,然后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着刘伯温:“伯温,你拟一份诏书吧。”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就说,太子仁孝,堪当大任,即日起,正式册封为皇太子。”
刘伯温心中一震,连忙躬身领命:“臣遵旨。”
他双手接过朱元璋递来的空白诏书,小心地揣入怀中。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刘伯温可以退下了。
刘伯温再次行礼后,缓缓退出御书房。
走出御书房,刘伯温快步走向自己的府邸。
他脚步匆匆,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份诏书的意义非同寻常。
回到府中,刘伯温立即走进书房,铺开诏书,提笔蘸墨,开始认真地草拟起来。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以及刘伯温偶尔的轻咳声。
刘伯温凝神屏气,笔走龙蛇,开头先写了惯用的套话,歌颂了皇恩浩荡,江山永固。接着笔锋一转,他写道:“朕之子,懿文太子标,仁孝宽厚,温良恭俭,克己复礼,聪慧过人,实乃储君之最佳人选……”他停顿片刻,蘸了蘸墨,仔细斟酌着接下来的字句。
他继续写道:“……自古以来,立储乃国之大事,关系社稷安危,万民福祉。太子标,德才兼备,深得朕心,故而立为皇太子,以承大统,安定天下……”
他写到这里,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一个侍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老爷,夫人让小的送些茶点来。”
“进来吧。”
刘伯温说道。
侍从推门而入,将一盘点心和一壶热茶放在书案旁的小几上。“老爷辛苦了,夫人说您要注意休息。”
侍从恭敬地说道。
刘伯温点点头:“知道了,下去吧。”
侍从躬身退下,轻轻关上了房门。
他再次提笔,继续书写诏书。
他写道:“……太子标,今后当勤勉政事,体恤民情,上报皇恩,下安黎庶,以期不负朕之所望,不负天下苍生之重托……”
写到这里,刘伯温停笔,将整篇诏书仔细审阅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将诏书吹干,折叠好,装入一个锦盒之中。
夜幕降临,刘府内灯火通明。刘伯温用过晚膳后,便带着锦盒,再次前往皇宫。宫门守卫见到刘伯温,立刻躬身行礼:“刘大人。”
刘伯温微微点头,径直走向朱元璋的寝宫。
寝宫内,朱元璋正与太子朱标下棋,两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臣刘伯温,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殿下。”
刘伯温恭敬地行礼。
“伯温来了,快平身。”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棋子,笑着说道。
刘伯温起身,将锦盒呈上:“皇上,诏书已拟好。”
朱元璋接过锦盒,打开一看,仔细阅读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写得好!”
他赞许地看了刘伯温一眼,然后将诏书递给一旁的太子朱标:“标儿,你也看看。”
朱标接过诏书,认真地阅读起来。
他越看,脸上的笑容越盛,眼中也闪烁着激动的神色。
看完之后,他恭恭敬敬地将诏书递还给朱元璋,说道:“父皇圣明!”
朱元璋笑了笑,将诏书重新放回锦盒中,然后对刘伯温说道:“伯温,此事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刘伯温再次叩谢皇恩后退出寝宫,朱元璋看着朱标,目光中充满了慈爱,他缓缓说道:“标儿,你即将成为储君,父皇有些话要叮嘱你。”
朱标起身,恭恭敬敬地走到朱元璋面前,躬身行礼:“父皇请讲,儿臣定当铭记于心。”
朱元璋点点头,示意朱标坐下。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香炉中檀香缓缓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朱元璋拿起一枚棋子,轻轻地放在棋盘上,沉吟片刻才说道:“治国之道,在于平衡。平衡朝中各方势力,平衡百姓与官员的关系,平衡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
他每说一句,便将一枚棋子落在棋盘上。
朱标认真倾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和赞同。
他目光专注地看着棋盘,似乎在揣摩着父皇话语中的深意。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棋子,目光深邃地望着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为君者,当以仁义为本,以民为先。你要时刻谨记,你是百姓的君王,你的责任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