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雨水汇聚成流,皇宫内的青石板路已然被淹没,积水漫过脚踝,甚至到了小腿。
刘伯温撩起官袍下摆,小心翼翼地淌着水,走向金銮殿。
一路走来,他看到不少宫女太监也都在雨水中艰难行走,忙着清理排水,脸上皆是焦急之色。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迷蒙,雨声如鼓,震耳欲聋。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望着殿外肆虐的暴雨,脸色阴沉。底下众官员也一个个面色凝重,窃窃私语。
这时,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大殿,跪倒在朱元璋面前,高声禀报道:“皇上,淮南八百里加急!淮南地区连日暴雨,内涝严重,灾情惨重,灾民无数,粮食也已所剩无几!”
太监的声音颤抖着,显然是被淮南的灾情吓坏了。
他的话如同一颗惊雷,在大殿内炸响,原本就凝重的气氛更加压抑。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龙袍上的金龙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他厉声问道:“可有官员愿前往淮南,治理水患?”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帝王的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底下众官员闻言,纷纷低头不语,甚至有人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淮南水患凶险,前去治理不仅困难重重,更有可能丢了性命,谁都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雨声依旧猛烈。就在这时,刘伯温站了出来,高声说道:“皇上,微臣愿前往!”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寂静的大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众官员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惊讶,有敬佩,也有幸灾乐祸。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沉声说道:“好!伯温,你速速前往淮南,务必将水患治理好,救济灾民!”
“臣领旨!”
刘伯温躬身领命。他抬起头,目光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刘伯温可以退下。刘伯温再次行礼后,转身离开了金銮殿。
他大步流星地走着,官袍下摆在雨水中飞扬,背影显得格外高大。
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刘伯温走出宫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雨水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快步走向自己的府邸,前往淮南。
路上,他吩咐随从去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和干粮,又叫人去通知家人,他即将远行。
回到府中,刘伯温简单地收拾了一些行李,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衣物。
他夫人得知他要前往淮南治理水患,心中虽然担忧,但还是强忍着泪水,为他准备了一些路上用的物品,并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刘伯温安慰了夫人几句,便带着几名随从,冒雨离开了府邸。
他们骑着马,一路疾驰,朝着淮南的方向而去。
马蹄踏在泥泞的道路上,溅起阵阵水花,雨水打在脸上,冰冷刺骨。但刘伯温的内心却充满了决心,必须尽快赶到淮南,帮助那里的百姓渡过难关。
他用力夹了夹马腹,胯下骏马嘶鸣一声,加快了速度,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
雨势丝毫未减,刘伯温一行人策马疾驰,马蹄溅起的泥水在他们身后形成一道道飞溅的弧线。
道路泥泞不堪,马蹄每一步都深深陷进泥里,发出“噗哧噗哧”的声响。刘伯温紧勒缰绳,身体随着马背的起伏而晃动,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衣衫早已湿透,紧紧贴在身上。
他眯着眼睛,望向前方茫茫雨幕,心中盘算着到达淮南后该如何展开救灾工作。
随从张三骑马跟在刘伯温身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喊道:“大人,这雨实在太大,不如我们找个地方避避雨再赶路吧!”
张三勒住缰绳,胯下骏马扬起前蹄,发出一声长嘶。
他看了一眼张三,语气坚定地说:“淮南百姓正受着水患之苦,我们一刻也不能耽搁,必须尽快赶到!”
张三看到刘伯温坚毅的表情,知道无法劝阻,只得默默地点了点头,继续策马前行。
一行人穿过一片树林,树上的雨水倾泻而下,如同瀑布一般。
刘伯温的随从李四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牙齿也开始打颤。
“大人,这雨……这雨太冷了……”
他哆哆嗦嗦地说道。
刘伯温转头看了他一眼,从行囊中取出一壶酒递给他。
“喝一口暖暖身子。”
李四接过酒壶,仰头喝了一大口,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入胃里,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感激地看了刘伯温一眼,将酒壶递给其他随从。
雨越下越大,道路也越来越难走。
他们经过一个村庄,房屋都被淹没了一半,村民们站在屋顶上,无助地望着四周。
看到刘伯温一行人,村民们纷纷呼喊起来:“救命啊!大人救命啊!”
刘伯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一阵酸楚。
老农叹了口气,指着被淹没的房屋和农田,声音哽咽地说:“大人,我们的房子都被淹了,粮食也没了,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
刘伯温眉头紧锁,安慰道:“老人家,你们放心,我会尽力帮助你们的。”
他转头吩咐随从,“张三,李四,你们去看看附近有没有高地,先把村民们安置到安全的地方。”
刘伯温一行人艰难地跋涉在泥泞的道路上。
雨水像瓢泼一样倾泻而下,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能见度极低。
张三和李四两人率先下马,深一脚浅一脚地探路,不时回头向刘伯温汇报情况。
“大人,前面不远处有个山坡,山坡上有一座破庙,应该可以暂时避雨。”
张三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轮廓说道,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用手背抹了一把脸,继续说道:“虽然破败了些,但地势较高,应该不会被水淹到。”
刘伯温环顾四周,被淹的房屋,哭喊的村民,一切景象都让他心痛不已。
“事不宜迟,立刻组织村民前往破庙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