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不愧是大虞三大商贾家族之一。
家产颇多,不知道收割多少民脂民膏。
进了府门,全是比武王府还要整洁、昂贵的青石砖铺。
宽阔无比。
感觉可以容得下马车直行。
在这青石路的两旁,一座座亭台楼阁。
甚至在飞檐上还悬挂着金质的风铃。
穿过怪石假山林立,潺潺河流缓淌的后花园。
也是来到了一处院子前。
而李玟清,正在房屋前的空地上不断的舞剑。
流出的汗水将胸脯浸湿,紧贴在胸前的两团巨物之上。
随着动作的扭转,胸前的两团巨物蹦蹦跳跳,弹力十足。
如此美人佳景,却是难以浇灭王绪心中的怒火分毫。
“李玟清。”
王绪低沉的呵斥住舞剑的李玟清。
大步走到院中。
“王家三郎,你何时来的?”
李玟清紧皱秀眉,呼吸间吐出幽兰热气。
坐在一旁的石桌旁,端起茶盏,仰脖喝下。
清凉的茶汤顺着白玉般的脖颈滑落。
落在那阻挡继续下落之物上,与汗水混为一块。
走到近前,闻不到那如同崔峰的汗臭味,反而是一种类似花香的气味。
颇像茉莉气息。
看着身前,额角沁出细汗,如同花露凝珠,晶莹剔透。
几缕碎发被香汗浸湿,黏在如玉的脸颊,愈发衬得肌肤胜雪的李玟清。
王绪心中的怒火更甚!
春赋一事迫在眉睫,百姓农户民不聊生,而你李玟清却在这里品着小茶舞着剑!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步踏前,指着李玟清道:
“李玟清,你李家为何要促春赋之事!”
“看上去粉面桃腮,实则内心豺狼虎豹!”
“长相清冷,表里相违多诡诈。”
一番劈头盖脸的臭骂,李玟清也是面色微冷,手中的长剑不由的攥紧。
虽说只是练功剑,没有开刃。
但是在锻体境的李玟清手中,依旧有着不俗的攻击力。
“王绪,你如果是来说这些的,那就请走吧。”
“我李府有礼数之客,自当倒履相迎,杀鸡为黍。”
“可对于你这种无礼之人。”
“整日穿个儒衫,装模作样之人。”
“我李府不欢迎。”
看着李玟清的面上不似作假。
王绪心中的怒火随着刚才的言语也是平复了些许。
果然脏话说出口心才不会脏。
稍作沉默,又是小心开口问道:
“李玟清,这次春赋之事,到底是不是你李家所为?”
李玟清瞥了一眼王绪。
见其恢复正常了,语气也是稍有好转。
“春赋?这种事情我李家不会做。”
“我李家虽是商贾,也有着良心!”
叹了口气,王绪闷闷的坐在一旁的石凳。
一口将刚才那茶盏底部剩余的茶汤喝干。
呢喃道:“这线索就有这么断了?到底还有着啥可能?”
就在李玟清准备问个清楚,一脸绯红的走在王绪身旁时。
那青石路上再次传来一队脚步声。
小厮前面掌灯,侍卫两侧开路。
一队女侍更是依附在中间那圆滚肚皮的男人旁边。
手中端着鲜果,扇着扇子。
“父亲。”
李玟清听到脚步后,便迅速转身对着来人行礼。
“父亲?”王绪低语一声,朝着肥胖男人看去。
脸庞圆润,两颊的肉微微鼓起。
挂着笑,将眉眼挤成月牙状。
身高中等,体型肥胖,看上去很是亲和。
王绪和其也是有着几面之缘。
李家现在的主人,李三爷,李万贯。
别看面善,要知道之前的李家可是他两位哥哥在管。
有一天,不知怎么的,李三爷就当上了家主之位。
李家也在其手中走向了如今的地位。
“王贤侄!”
先听其声,那躲在大肚子后面的人才从园林中缓缓浮现。
小跑着,紧抱住王绪。
不断的摇晃,道:“王贤侄,你来李府做客,怎么先不知会你伯父我一声。”
“你母亲的身体可好啊。”
没等王绪搭话,一个响指,从女侍中走出一人。
手里满满当当的提着好几个木盒。
“这是千年人参,这是冰山雪莲,这是血阿胶....”
不多不少正是十八样。
“这些一会贤侄就带回去,给武王和令母,补补身体。”
王绪不着痕迹的将诸多补品推走。
这种人精的恩情不是他能承受的。
李三爷也不恼,只是笑呵呵的坐在来人搬来的椅子上。
看着李玟清和王绪,和蔼道:
“贤侄啊,这次是来找玟清的?”
“我就说嘛,年轻孩子多走动走动。”
“可惜你父亲啊,一心认个武道死理。”
“这多走动走动多好,伯父就不打扰你们孩子讨论武道了?”
眼看李三爷要走。
王绪拦住了李三爷,先是恭敬行礼,后问道:
“李伯父,小侄有一问题想问您。”
“哦?伯父不通修行,要是修行上的问题就算了。”
“不是修行的问题。”
“那贤侄你说吧,伯父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绪稍作整理,在心中措好辞。
“李伯父,你可知武都城要征收春赋?”
“征收春赋?”
李三爷重复一遍,脚步不由的踱步起来。
语气好似在自问。
“武都城怎得会征收春赋?这怎么可能?一无战乱,二无灾荒,没道理啊。”
忽地,脚步一顿。
脸上不复刚才的亲善,很是认真。
“贤侄,你从哪里得知的?”
没有问是真是假,而是直接问从哪里得知。
这老家伙,果然为人处世是一绝。
如果这也算是一种修炼之道,那李万贯绝对是登峰造极。
心中腹诽几句,王绪将自己今天在铺子中遇到的事情和盘托出。
李三爷稳稳坐在椅子上,粗手扶着如同水波晃动的下巴。
语气很是郑重。
“此事确实来的蹊跷,内里定有乾坤。”
“贤侄,你的警惕是对的,这不是关乎到你我,只是万家黎明百姓的生死之计。”
“我李家虽为商贾,也是有着爱国之心。”
“同时,贤侄你的分析也是对的。”
“除去我们李家,武都城中有体量干成这件事的只有三家了。”
“武王府、崔府、林府。”
“武王大人一心潜修武道,自是不会做出如此举动。”
“崔府依托于武王府,没有武王府的号令,不敢轻举妄动。”
“只有那林府了。”
“这样,贤侄,你明日带着玟清好好调查一番。”
“今日就在我李府住下,让我好好想想...”
王绪和李玟清对视一眼。
对于李三爷的提议也是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