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四十二章 一点就透

作者:流年里缺你|发布时间:2018-11-03 20:02|字数:3065

  眼见吴大娘和翠儿要走了,如雯忙叫住了她们,转头对易夫人道:“娘,厨房没了管事,也不成样子,不定怎么乱呢!不如就给这吴大娘升了管事吧。”

  如雯想起李妈妈说的吴大娘有个生病的儿子,若是就这样一辈子当厨娘,哪里能有钱治病。况看她也是个老实的,不会像李妈妈那样欺压人。

  易夫人看了一眼吴大娘,点了点头:“那就听你的。”

  吴大娘自是跪下谢恩不提。

  说罢又道:“镇南王虽辞了总督的位子,但他身为王爷也要帮着皇上处理些地方政务,平日里定也有忙的时候。你把内宅处理的有条不紊,他是看得见的,心里必能记着你的好。”

  如雯脸红了红,低下头去。易夫人见了稀奇道:“说上两句你还害羞了,以前你的脸皮可最是厚的!”

  如雯不满,“娘!”让人家安安静静装会娇羞怎么了?

  易夫人笑了一声:“行了行了,不打趣你了!”

  话音刚落,香绫进来道:“夫人,绣房上的杭妈妈过来了。”这两日是月底,各处的管事都来回事,是以易夫人这里也忙一些。

  她微敛了笑容,轻声道:“让她进来吧。”

  门口进来一个三四十岁的婆子,穿的素净,如雯记的她,去府里的大绣房拿金线时见过。

  那婆子先是弯腰行了礼,然后抬头笑道:“夫人,奴婢来支做冬衣的银子。”这冬衣府中每年都给下人做。今年因着格外冷些,易夫人让给就每人多做一套。

  易夫人点了点头:“绣房的账册可带来了?”既是来领银子的,那账册都是随身携带的。

  “带来了,夫人请过目!”杭妈妈从怀里套出一本包的精致的账册,放到如雯和易夫人中间的矮几上。

  易夫人直接推给了如雯:“你看看。”

  如雯拿起那本账册,翻到第一页就有了疑问,看向下头站着的杭妈妈:“为何这上头只写东西出入的时间和数量,这银钱为何没写?”

  杭妈妈笑了笑:“回姑娘的话,像布匹、绣线、绣针这类,都是府里统一买的,都是市面上的价钱。因着不同时节不同的价,写起来难免显得杂乱,算起来也不好算。若要银钱记录,帐房上都是有的。”

  如雯又往后翻了翻,见没什么问题,也就合上了。

  易夫人呷了口茶,道:“等府里的衣裳做完了,再另做二百件厚实的棉袄,不必有什么花样,时间紧,赶着做了。”

  杭妈妈知道这是给北边来的灾民做的,点头应下了,这样的衣裳好做,不似贵人的既讲究样式又讲究纹饰的。只要做的大些,在里头塞了厚厚实实的棉花,也简单。比着那些讲究的衣裳不知暖和了多少倍。

  易夫人让香绫取了五十两银子给杭妈妈:“十五两给府里的人做衣裳,三十两给灾民做,这几日辛苦些,剩下的五两就当给绣娘们的犒赏。”

  杭妈妈笑的合不拢嘴:“这都是奴婢们的本分,哪里还敢讨赏!”然后便捧着银子下去了。

  如雯看向易夫人:“娘,这帐册上不写银钱,总归是个纰漏,若再去帐房核对,岂不麻烦?”

  易夫人笑了笑:“没有油水的差事,谁愿意做?那李妈妈之所以这样胆大,还不是因为采买上的油水大?”

  如雯不解:“为何这杭妈妈捞油水,您不处置?”

  易夫人靠在后头的软枕上:“捞油水很正常,有了油水才有人去争着抢着做,可若是像李妈妈那样贪得无厌,就成了府里的毒瘤。”

  她看了眼如雯,接着道:“哪个差事都有油水,咱们不能将银子管的死死的,底下人捞不到油水,会反过来怨怪主人家小气,厉害些的不定生出了什么坏心思。是以,偶而从手指缝里漏出些银子,能让他们安心办差,又能尽心办差,也是值当的。”

  见如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易夫人笑了笑:“给杭妈妈那五十两,给她讲明了这些银子都要拿来做些什么,下人们的衣裳都要穿在身上,主人家都是看得见的,她也不敢太过分。余下的银子也说好了要二百件,她纵是得些利钱,也不过就几钱银子。左右又没有超出咱们的正常预算,能让她尽心做事,何乐而不为?”

  如雯这才明白过来,“绣房里的东西买的多,多了店家定会给些优惠,杭妈妈得的就是这些省下来的利钱。”

  易夫人添了茶:“你也不笨啊,一点就透。”

  如雯自得:“那是当然,怎么样也不能给娘丢脸啊!”

  易夫人点了点她的脑袋:“可你要记住了,要让底下人明白,他们手里落了银子,咱们可清楚着呢,这样他们才不会贪婪做大!”

  如雯点了点头,易夫人看了看窗外:“你待会等雪小些再回去,今日在我这坐了半晌了,又听了这么多话。也该累了。”

  这场雪一下就是五六天。白天下的小,到了夜里就下的大些,每日早起院子里都落了厚厚的积雪。易沐晟这几日也忙的不着家,灾民越来越多,都住在官府的安置所也不是长久之计,也住不下。

  卓兴带了工部的人在离皇城远一些的地方搭建了棚子,让后来涌过来的灾民住在那。这住的地方解决了,剩下的都是吃穿了。

  易夫人送过去的那些个棉衣不过是杯水车薪,只发放给第一波来京城的灾民都不够。雪灾来得突然,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停,每日里上百袋大米和其它所需朝廷也吃不消。

  京里便有些大户人家开始搭建粥棚,这等既积善又赚名声的好事只要有些家底的都愿意做。

  还有些人家直接将银子送到官府,官府兑成衣裳粮食之后都悉数发放给灾民。这些捐款的人家官府都会写上名字,公示在衙门口的告示栏上。

  谁也没想到这雪会下的这样久,如雯听姜老太爷说往年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大家每户施个两三天粥也就过去了。这次却施了七天了也不见有缓和。

  这个时候,有些人家就吃不消了,比如这杨丞相家。杨丞相自己出身寒门,不像别人一样都是累世的大族,是以这家底也不丰。本来想在皇上面前挂个名头卖个好,结果却只施到第四天就撑不住了,早早的关了大门。

  还有那国子监祭酒徐家,就是之前想娶易如锦那家,施粥到第五天竟然往那些粮食里头掺了些陈年生了虫的旧米。你说你撑不住像杨家那样关门就好了,非是死要面子硬撑,结果有人喝坏了肚子被皇上知道了,还狠批了徐家。

  徐大人冤枉啊,这些事一直都是徐夫人和儿媳妇在管,他哪里知道她们干了什么事……

  这一家一家的倒下去了,本来易夫人还以为京里大户人家多,用不着自家再施粥了,只捐了二百两银子过去。可看这架势,易夫人默默地叹了口气,从仓里划了三百袋大米,搭粥棚吧……

  姜家看到易家也在门口搭了粥棚,姜夫人就送了两车米粮过去。易夫人谢绝了,算上今天,姜家已经连续施了七天了。

  粥棚搭起来,易家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易夫人带着季洛娴如雯还有易梓逸去门口施粥。

  易家的粥又稠又香,比着官府那的一碗下来见不到几粒米的粥强太多了。是以来易家门口排队的也多。

  如雯拿起勺子往每个来排队的人碗里都盛上一碗,看到有些人拿着缺了角的碗手冻的通红,有些还生了冻疮流脓,如雯暗暗的叹了口气,让府里的小厮去药房买些冻疮膏来。

  谁知那小厮却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对着如雯到:“二小姐,京里几家药房那都有免费供灾民领的冻疮膏药,还是镇南王吩咐了的。”

  如雯点了点头,赏了他几个钱,便让他去维持秩序了。在这严寒的冬日里,如雯心里升了一股子暖意,她不自觉得笑了笑,卓兴,是个很优秀的人呢……

  易梓逸忙的不亦乐乎,那盛粥的劲头比一边的小厮来的还要大,凡是在他那盛的粥都满的快要端不住了。易夫人笑了笑,也不管他,将手中的勺子交给一旁的管事便带着如雯和季洛娴回了府。

  府里的主人家出来施粥通常是走个过场,表表心意,哪有放着下人不用真的站那给人盛一天粥的。

  如雯手里捧着暖炉,窝在易夫人的榻上,她这副身子养的越发的弱不禁风起来,不过是在外头站了一会儿,就冻的直打颤,险些拎不动勺子。

  季洛娴皱着眉头道:“娘,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城外的那些灾民虽有住的地方,可吃的还是官府搭在那的粥棚,人多粥少,自然不够吃,这些天有许多都是大老远跑到城内来讨粥的。”

  京里的大户人家施粥,都是施在自家门口的,可真算起来城外的灾民可比城内的要多。但是谁也不愿意去城外设粥棚,毕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易夫人也坐在那沉思,半晌,缓缓道:“咱们在城外再搭个大些的粥棚吧,那里人多,也让他们少走些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