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让林员外出面,是为了能够瞒住苏玉辰,林员外曾受苏玉辰之恩惠,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手帮他也是理所应当,而且他家财万贯,也完全出得起这么多钱,所以苏玉辰更加不会起疑。
荣华了解苏玉辰这个人,他正直清廉,脾气更加倔,他既然厌恶荣华,就绝对不会接受荣华的帮助,哪怕是宁愿被问罪。是以,荣华只能想出这么个法子来暗中帮助他。
自从林员外走后,荣华便一直提心吊胆,吃吃不好睡也睡不着,整整两天半没有合眼,直到第三天早上,终于传来了消息,说是苏玉辰已经带着林员外的捐赠物资重新上路了。
这样,荣华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一些。
事实上,苏玉辰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即便荣华特意请了林员外出面,但是她仍然不敢肯定苏玉辰看不出来,她就怕苏玉辰看穿了一切,然后犟脾气上来不肯接受,那一切就不好办了。不过如今看来,倒是她多虑了。
从京城到东北三郡距离远,即使是轻骑快马也要花上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更不用说还带着那么多的物资,那么庞大的一支队伍上路,速度就大打折扣,而且在路上耽搁了五六天.
队伍到达东北三郡时,已是一个月又三天以后了。荣华接到消息,说苏玉辰和赈灾队伍平安到达,是一个半月后了。
这么久以来,她的心就从来没有放下来过,每天都把心悬在嗓子眼儿,生怕下一刻就听见不好的消息。
遇见苏玉辰,是她生命中的劫。她注定一生放不下他,哪怕他对自己再怎么绝情!
荣华已经开始着手给苏玉辰做衣裳,她想等他回来,就给他。苏玉辰平时喜欢穿素色的衣裳,所以荣华选了洁净素淡的茶白色,然后在袖口和衣角处绣上美丽的红梅。
她的手艺,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很好了。绣出来的梅花栩栩如生,简直可以跟冬日里的真正的梅花相媲美了。
隆冬过去,天气渐渐回暖,大地回春。荣华喜欢坐在花园里喝茶赏花,怀里放着正在赶工的衣裳,吹着微微的暖风,偶尔也可以睡一睡,倒是很惬意。
只是今日,荣华却没有心思品茶,也没有心思做衣裳,只是一个人叹气,眉头紧锁。昨天影卫从东北传来消息,说苏玉辰在一次民众暴动时被刁民刺伤,至今卧伤在床。
而且,东北三郡的灾情特别严重,天气也十分恶劣,开始半个月,每一个角落都被冰雪覆盖着,每天都有百姓被冻死。
后来,冰雪消融,天气好转,但是瘟疫又爆发,很多百姓都没能逃过一劫。就连赈灾队伍带去的将士以及太医都有很多倒下了。
光听着,荣华就觉得胆战心惊。她很是担心,恨不得能够立刻飞到苏玉辰身边去照顾他,哪怕不能帮上什么忙,只要能够在一旁看着他,就已经很足够了。
可是,现实是,她身在千里之外的安乐的京城,她连看都看不见苏玉辰,更别说照顾他了。
又过了半个月,荣华再次接到影卫从东北来的飞鸽传书,说苏玉辰已经大好,灾地的疫情也已经得到控制。荣华大喜,掌心握着平安福,向老天爷表示感谢。
这张平安福是半个月前,在听到苏玉辰受伤之后,她特地去求的。她将她放在自己给苏玉辰绣好的香囊里,日夜求佛祖保佑。
看来,她的祈求是有用的,她因此欢喜了好几天,她想,照这样下去,苏玉辰应该最多再有半个月就能回来了罢。
事实上,苏玉辰从东北三郡回来,已是再过半年之后。那边地域广阔,人也多,瘟疫不好除绝,控制疫情到情况好转都整整用了两个月,再到灾后重建,时间就过了四个月。
苏玉辰回京的半个月前,荣华就在欢心鼓舞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做好了两套衣服给苏玉辰。
她把衣服交给府里的绣娘,让她交给苏玉辰,同样是不让苏玉辰知道,衣裳出自她之手。
这一天是苏玉辰回来的日子,府里频频有人来报,说驸马已经到了城门百里处,已经进了城,已经入宫觐见皇上,已经出宫回府,已经快到驸马府……
荣华等得很心焦,但是尽量表面上表现得一点也不在乎。她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比较喜庆的胭脂红衣裳,脸上抹了胭脂水粉,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
自从苏玉辰走后,她便没有再这么打扮过。
荣华没有去门口迎接,哪怕她很想去,但是她不知道苏玉辰是否想见到自己,所以她就坐在苏玉辰必经的花园里,假装在品茶赏花。如今已是炎炎夏季,风里都带着热气,令人有些喘不过气。
脚步声传来,荣华抬眼看向园子那端的小径,身穿紫檀色长袍的男子缓缓行来,脸上还是一贯的淡漠,只是比之前增添了不少风霜,那是在东北三郡留下的沧桑。
苏玉辰看见荣华看过来,自己也徐徐走过去,他看着荣华,有一瞬晃神,他的第一反应是,她瘦了好多。
苏玉辰走到荣华跟前坐下,身上似乎还带着一路上浓浓的仆仆风尘的味道,他兀自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淡淡道:“公主好兴致啊,还在此赏花?”
荣华淡淡一笑,心中无尽悲哀,果然啊,就算半年多没见,苏玉辰他,也不会对自己有半分想念的。
就如他走前那一晚所说,他离开她,他很开心。“驸马能平安归来,本宫很吃惊,怎么不多在东北待一阵呢,不知那里景致如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说话也开始口是心非了。
苏玉辰没有看他,只是继续喝茶,回答道:“大雪把什么都摧毁了,哪里还能有什么景致。”这句话说的,叫人心里忍不住涌起一阵哀伤。天灾人祸,无能为力,最受伤害是百姓。
荣华放下茶杯,说道:“驸马劳累了这么久,舟车劳顿,想必乏了,还是赶快去歇息罢。”
苏玉辰一睡就睡了一天一夜,睡在书房,期间荣华有去看过,看着他的睡颜怔怔出神,许久才出来。
醒来后,已是第二日的黄昏时分,荣华又提前做好了一桌饭菜在平常用膳的偏厢等着苏玉辰。
男子穿着茶白色长袍徐徐进来,墨发高束,袖口和袍角处的梅花盛开着,仿佛能随着他的步步靠近,闻见越来越浓的梅香。
荣华看着他,衣裳极是合身,而且很符合苏玉辰这人的穿衣风格,荣华心里顿时涌起一阵自豪感。不禁发出感叹:“驸马今日这一身,很好看。”
苏玉辰径直坐下,说道:“我也觉得。”
分别半年多,两人之间的话还是少得可怜,甚至比以前更少了。苏玉辰是你不跟他讲话,他就绝对不会跟你讲话的那种人,从前荣华还会没话找话,但是时间磨平了她的性子,如今的荣华已经不会这样了。
于是一顿晚饭就这样沉默着进行着,直到吃完,苏玉辰才说了一句:“厨房饭菜的味道变了,不过还挺好吃的。”
就这一句话,荣华心里开心了好一阵。晚上,荣华靠在床头看书,苏玉辰因为刚回京,皇帝放了假,所以没有公事,回房回得早,于是就靠在软榻上,也在看书。房间里,寂静无声。
其实,荣华完全看不进去,只是捧着本书做做样子罢了。她会时不时地瞄苏玉辰一眼,看见他无比专注的神情,心里很是安宁。如果,他们能够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地一直相处下去,哪怕彼此毫无交流,倒也挺好的。
只可惜,这一世的荣华,跟苏玉辰注定是不能好好相处的。
回来后的第三天,苏玉辰入宫向皇帝说出去年在木远郡遭遇劫匪的事,全部赈灾物资和银两被劫,乃是很大的罪过,尽管最后有林员外的帮助,解决了一切,但是作为赈灾负责人,苏玉辰还是承担罪责.
皇帝作为明君,没有偏私的可能。作为惩戒,皇帝本来要将苏玉辰官阶连降三级,但是苏玉辰却主动请求江南老家做一名小小县令。
考虑到荣华,又不愿意埋没苏玉辰这样的人才,皇帝本来极其不想答应,但是苏玉辰坚持,最终也只能答应。
荣华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大吃一惊,她实在不明白苏玉辰为什么坚持要回江南。
因为谢秀媛的原因,荣华打心底里不喜欢苏玉辰的老家那个地方,都说睹物思人,苏玉辰回了老家,那不是更加忘不了往事了吗?
作为苏玉辰的妻子,就是再不愿意,荣华也必须要跟着苏玉辰去江南。于是在拜别皇帝和皇后以及太子之后,荣华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
她对自己说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再回来的,但是她不知道,这一趟离开了,她的一生最为悲惨的未来就此展开,她更想不到的是,三年之后,自己便客死他乡。
正值一年中最为热的时节,一路上酷暑难当,而且是坐马车,所以走得很慢。幸运的时候,刚好走到一个镇子落脚,可以在客栈投宿,不幸的时候,就只能在荒郊野外留宿。
荣华和良辰美景几人从来没有在荒郊野外睡过,一开始会有些害怕,偶尔突然窜出老鼠或者蛇来,吓得半死,但是经过几个晚上之后,就好多了。